地理必修期末复习资料

地理必修期末复习资料

ID:41694538

大小:94.4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30

地理必修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地理必修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地理必修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地理必修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地理必修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补充总结材料!!!,笔记、课本、填充图册是基础!!!】必修二(期中考试资料)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壇长和人口迁移。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3、世界人口增2模式是由岀生率、死亡率、口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二门然增长率4、图小曲线①表示岀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

2、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増长率A高高低B高低高C低低低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索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卜•降变化的是死亡率。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Whatiscalculatedbyaddingnetmigrationtothena.turalincreaseofapopulation?★birthrate,deathratefort订ityrate,infantmorte

3、ility★understandthecausesofdifferentbirthanddeathrates(includinginfantmortalityrates)incountriesatvariousstagesofdevelopment★thethreestagesofthedemographictransitionmodel★dependencyratio,dependentpopulation,economicallyactivepopulation,population(age-sex)pyramid,populationstructu

4、re★beabletodescribeandexplainthepopulationdistributionanddensityofChina(胡焕庸线)§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一定吋间(通常一年以上)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犬批量的移民为主。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

5、家以及卅:界性的大型能China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頗地区的建设2.大屋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苹开放政策自发迁移1.内地到沿海2.山区到平原3.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四亚、北非地区。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耍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人,频

6、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口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Migration;immigrant,emigrant;voluntarymigrant,involuntarymigrant;internalmigration,internationalmigration*knowaboutdifferenttypesofpopul

7、ationmigrationandbeabletodescribeandexplainexamplesofeachtype.§3人口的合理容量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索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止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乂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8、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