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八(中职教育)

教案八(中职教育)

ID:41704265

大小:154.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30

教案八(中职教育)_第1页
教案八(中职教育)_第2页
教案八(中职教育)_第3页
教案八(中职教育)_第4页
教案八(中职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八(中职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14.1同期方式和同期点的选择§14.2同期交流回路第三十六大节一、教学目的:掌握有关同期点的设置基木知识。二、教学重点:同期点的设置要求。三、教学难点:合理设置同期点。四、教学方式:分析讨论注重总结。五、教学内容:§14.1同期方式和同期点的选择一、同期方式:准同期方式、自同期方式二、准同期并列条件1.理想条件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同期点两侧的(1)电压差为零(2)频率差为零(3)相角差为零。1、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操作——将同步发电机投入电力系统的操作(同期)2、同期操作的基木要求:©并列

2、QF合闸瞬间产生的冲击电流ichBA相一TQMal,B

3、相—YMb待并系统(靠近F):A、B、CA相—TQMaB相—YMbC相—TQMc2)同期小屏三、如下图为发电机出口断路器三相同期电压的引入电路6-10kV课题:§14.2同期交流回路第三十七大节一、教学目的:掌握有关同期交流冋路的连接基木知识。二、教学重点:同期交流凹路的连接。三、教学难点:同期交流冋路的接线。四、教学方式:分析讨论注重总结。五、教学内容:§14.2同期交流回路四、双绕组变压器三相同期电压的引入电路有Y*dll接线的双绕组变压器TM,当利用高压侧的断路器QF2进行并列时,同期电压分

4、别从其高、低压侧电压互感器引接。由于变压器TM高、低侧电压相位相差330。角,即星形Y侧相位超前二角形d侧330。角(相当于d侧超前Y侧30。角),而高低压侧电压互感器TV1与TV2都是Y,yl2接线,一、二次侧电压相位相同。因此,从TM两侧经TV1、TV2到其二次侧的电压相位也相差30'角。同期电压不能直接采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电压,而必须采用转角变压器TR。在本图中、TR接在TM低压侧(d侧),接组别为D,yLTR二次侧(y侧)相位滞后一次侧(D侧)30。角,这样一来就消除了相角差。本图中、T

5、R接在TM低压侧(d侧),接组别为D,yloTR二次侧(y侧)相位滞后一次侧(D侧)30。角,这样一来就消除了相角差。35〜HOkVWTMWOF】©GWWTRD,ylJSSIQS1作业:14—5LI-610L3-61OL2-600M721-M?22-LI一790-L3—790课题:§14.3准同期装置第三十八大节一、教学目的:掌握有关准同期装置的基本知识。二、教学重点:准同期构成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三、教学难点:工作原理及其使用范围。四、教学方式:分析讨论注重总结。五、教学内容:§14.3准同期装1

6、11a、五表制一IV、2V、1HZ、2HZ、SIV—2V:调节使同步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相等。△U<5%Ue1HZ—2HZ:改变水轮机的转速(导水叶的开度)使频率相等。△fV?%!*©整步表S:观察两侧的滑差,调整相位。b、三表制:V—测HZ一测AfS—测△W3)同期操作:同期小母线〜STKT同期小屏。STK在“粗调”位置:V.HZ投入,调U、fSTK在“精确”位置:五表投入注意合闸瞬间的把握:当S的指针由慢向快方向缓慢转动至主线时,合QF。4)同期电压的引入a、同期点选在发电机QF上。b、同期点

7、选在主变高压侧QF运行系统:A相电压经TK——TQMal待开系统:A、C相电压经TK——ZB——TQMa、TQMcZB转角变压器为一普通的三相变压器,变比为100/100V、50VA接线组别为:d,Yl6、手动同期操作步骤◎将TK打到“同期”位置——将QF两侧的电压经TK引到同期小母线中。0操作STK先打到“粗调”位置,投入&HZ然后打到“精调”位置投入S表当双方电压相近时,TJJ的触点闭合,1THM・2THM接通0操作KK,使QF合闸△TJJ:同期检杳继电器,只有当同期双方电压相位后羞值在整定范

8、围内时,才闭合较长时间。△BK:手动操作闭锁开关,当同期双方某一方无电时,可投入BK使QF能可靠合闸。课题:§14.3准同期装置第三十九大节一、教学目的:常握有关准同期装置的基本知识。二、教学重点:准同期构成特点及其工作原理。三、教学难点:工作原理及其使用范围。四、教学方式:分析讨论注重总结。五、教学内容:§14・3准同期装置集中口动准周期接线图用自动准同期并列操作时,其操作过程如下:(1)操作持并发电机断路器的同期开关至工作位置,将待并发电机电压和运行系统电压经同期开关的触点加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