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活页作业)

第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活页作业)

ID:41708898

大小:47.3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30

第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活页作业)_第1页
第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活页作业)_第2页
第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活页作业)_第3页
第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活页作业)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活页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活页作业(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知识点及角度难易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小农经济的形成1、324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5、67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面剪纸,其内容形彖地反映了()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解析:剪纸的内容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也就是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答案:C2•“故人具鸡一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这首诗能够反映自然经济状态下()①

2、乡野风景的恬适闲静②乡村民风的古朴醇厚③重视农业的观念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材料反映了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乡村的民风与风景,并没有体现出“安土重迁”的思想。答案:A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题中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答案:B4.董谓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Z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

3、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封闭性B.分散性C.连续性D.脆弱性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贫民下户”“中产之家……流离饿殍”等可了解到,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一旦遇到土地兼并和水旱灾害,农民就很容易碱产,所以此题正确答案选D项。答案:D3.《耒耙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FT1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A.春秋战国B.西汉C.东汉D.隋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从史料所叙述的这种犁的结构特点来看,当是唐代出现的曲辕犁。答案:D4.在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屮,施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国农民已懂得使用粪肥和绿

4、肥最迟应在()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宋元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商周时期,农民已懂得使用粪肥和绿肥。答案:A5.“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二十四节气是屮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最终确立于(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解析:春秋时期,已划分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答案:D6.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吋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

5、,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1比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屮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我国古代实行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出现了收获量远高于播种量的情况。答案:B二、非选择题(18分)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刘禹锡《竹枝词》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温庭筠《烧歌》材料二见下表。人口(万△人均田地(亩)材料三•见下图。曲辕犁请回答:(1)据材料二分析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2分)(2

6、)据材料一、三分析,在我国古代,为解决材料二中所反映的问题,分别采用了哪两种方式?(6分)(3)联系现实,你更赞同材料一、三所反映的哪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耕作方式?为什么?(6分)(4)想一想:为解决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当前还有什么更好的措施?(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联系现实回答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问,依据材料二较易得出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这一社会矛盾。第(2)问,要注意分别依据材料一、三作答。第(3)问,只要注意到今天的环保问题,自然会赞同材料三反映的方式。第(4)问属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答案: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

7、)材料一:放火烧山,开垦山地,增加耕地面积。材料三:改进生产工具,进行精耕细作。(3)材料三反映的方式。因为放火烧山的方式虽扩大了耕地面积,但会破坏环境,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而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耕作技术则不存在这种弊端。(4)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投入,科学种田,提高亩产量;改进农作物品种;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