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资料试题及答案资料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资料试题及答案资料

ID:41721789

大小:4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30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资料试题及答案资料_第1页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资料试题及答案资料_第2页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资料试题及答案资料_第3页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资料试题及答案资料_第4页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资料试题及答案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资料试题及答案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科学与技术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2.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3.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为先导的。4.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等。二、选择题(每题2

2、分,共10分)5.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相互作用。A.地磁力B.分子力C.强力I).结合力6.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的最小功能单位。A.细胞B.蛋白质C.氨基酸I).遗传物质7.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D.细胞膜嫁接8.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A.星系B.星空C.星云D.星际9.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信号,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

3、种新的通信方式。A.电B.声C.光D.机械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0.核能11.纳米材料1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13.物质生产力与高科技的关系式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4.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15.筒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五、论述题(共30分)16.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试卷代号:117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科学与技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1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手段2.生物技术3.信息技术4.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再生节约能源长寿命等(

4、答对其中两个即可)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5.C6.D7.A8.A9.C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0.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11.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1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13.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4.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

5、于科学内部的。(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队识iLi展的主要动力”。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①新事

6、实和旧理论的矛盾②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15.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

7、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五、论述题(共30分)16.(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jL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

8、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十……)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15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