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知识要点(下)

生物化学知识要点(下)

ID:41727976

大小:236.56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30

生物化学知识要点(下)_第1页
生物化学知识要点(下)_第2页
生物化学知识要点(下)_第3页
生物化学知识要点(下)_第4页
生物化学知识要点(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知识要点(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化学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望汤化曇后篠要止(下丿提纲1•在糖代谢中,有糖酵解,三竣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磷酸戊糖途径的循环、糖异生、糖原的分解和合成等知识。2•在脂质代谢中,有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和生物合成、三酰廿油的合成、磷脂的分解和合成、胆固醇的代谢等知识。3•在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中,有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的分解、尿素循环(鸟氨酸循坏)、氨基酸碳骨架的分解代谢以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固氮等。4.在核酸代谢屮,有核酸以及核苛酸的分解代谢、核苛酸以及辅酶核苛酸的生物合成。5.熟念掌握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

2、(蛋白质)代谢Z间的相互联系,特别熟悉每个代谢的过程以及代谢特点,尤其是像糖酵解和糖异生这样关系的代谢。知识要点第十七章新陈代谢总论(P289)1.新陈代谢概念:是生物体内进行的所有化学变化的总称(许多高度整合、相互交织的化学反应),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广义上,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狭义上,活细胞内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即中间代谢2.新陈代谢的功能:(1)从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2)将外界获取物转变为自身需要的结构元件;(3)将结构元件组装成自身的大分子;(4)形成或分解生物体特殊功能的生物分子;

3、(5)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3.新陈代谢的特点:b、多步相关联的反应连续进行,顺序性极强;c、反应条件温和,由酶催化进行,一般无副反应;a、对体内外环境高度适应性和灵敏的自动调节4.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同化作用:生物体从环境中摄取物质,经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转变为自身的物质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同化作用消耗能量。吸收与合成•生长、发育、生殖异化作用:生物体内物质经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变成排泄物的过程。异化作用产生能量。排泄与分解“衰老、死亡合成代谢:生物体内由小分子物质转化成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属同化

4、作用的范畴。分解代谢:生物体内由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属异化作用的范畴。第十九章糖代谢一、糖类的生理功用:①氧化供能: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占全部供能物质供能量的70%;与供能有关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和糖原,前者为运输和供能形式,后者为贮存形式。②作为结构成分:糖类可与脂类形成糖脂,或与蛋白质形成糖蛋白,糖脂和糖蛋白均可参与构成生物膜、神经组织等。③作为核酸类化合物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参与构成核背酸,DNA,RNA等。④转变为其他物质:糖类可经代谢而转变为脂肪或氨基酸等化合物。二、糖的无氧酵解

5、:(P316)糖的无氧酵解是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其全部反应过程在胞液屮进行,代谢的终产物为乳酸,一分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可净生成两分子ATPo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葡糖磷酸果糖-i-m酸ATF3IkABF>果糖乌“6-二磷酸41!5I2X甘油醛-3-磷酸=二短丙酮璘酸+HsP6<2NAD+6Mg2+

6、^-2NADH+2H+——2X牙油醛-1,3-二磷酸tl<2ADF^2ATF论酸-3-磷酸第四阶段2X2X甘油酸-2-璘酹9tl12X烯醇丙酮酸磷酸P2ADPiorI42ATP2X丙

7、西邑I无氧情况2NAIIH+2H+1

8、2NAD+*2孚L酸P子氧)h2o2ATP〕命子毎O恣图9-14糖酵解途径OEMP途客)糖的无氧酵解代谢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活化(己糖磷酸酯的生成):衙萄糖经磷酸化和异构反应生成1,6-双磷酸果糖(FBP),即葡萄糖(这个反应消耗一分子ATP)-6-磷酸葡萄糖一6-磷酸果糖(生成1,6-二磷酸果糖消耗一分子ATP)-1,6-二磷酸果糖(F-1,6-BP)O这一阶段需消耗两分子ATP,己糖激酶(糖酵解过程中打一个调节酶)(肝中为葡萄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三个调节

9、酶中催化效率最低的酶,因此是糖酵解作用限速酶。别构酶(4个亚基),分子量340000)-是关键酶。2.裂解(磷酸丙糖的生成):一分子F-l,6-BP裂解为两分子3-磷酸甘油醛,包括两步反应:F-l,6-BP(疑醛缩合)一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疑丙酮(互构异变)一3-磷酸甘油醛。(活化和裂解是糖酵解中的第一部分)3.氧化,放能(丙酮酸的生成):3-磷酸甘油醛经脱氢、磷酸化、脱水及放能等反应生成丙酮酸,包括五步反应:3-磷酸甘油醛一1,3-二磷酸甘油酸一3-磷酸甘油酸(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一2-磷酸

10、甘油酸一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高能磷酸键移到ADP上,形成ATP和丙酮酸。反应基本不可逆)一丙酮酸。此阶段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放能反应,共可生成2X2二4分子ATP。丙酮酸激酶为关键酶。4.还原(乳酸的生成):利用丙酮酸接受酵解代谢过程屮产生的NADH,使NADH重新氧化为NAD+O即丙酮酸乳酸。注:⑴反应部位:细胞溶胶(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