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高分班讲义

申论高分班讲义

ID:41729522

大小:188.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8-30

申论高分班讲义_第1页
申论高分班讲义_第2页
申论高分班讲义_第3页
申论高分班讲义_第4页
申论高分班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申论高分班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申论高分之道(一)创新思维——活学活用辩证思维仔细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共性,展现个性(二)基本规律一定要记住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阅读理解的规律——“抄”材料分析问题的规律——辩证法解决问题的规律——灵活使用万能八条写作文章的规律——“三段”论(三)真题训练国考与省考的趋同化真题就是硬道理二、阅读理解与概括的高分技巧根本技巧:用材料说话“三遍四步法”:读三遍文章,分四步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脑袋里要装着问题:特定的事实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表现?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

2、题的对策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最终搞清楚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第一步(精读):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2.关联词原则:“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等等3.常见词原则: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等等4.观点性原则: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

3、第二步:总结段落大意。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只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对其进行简单标注几个关键词即可:比如可标注“原因”、“措施”等等。这样做,既准确,又节约时间。第三步:分门别类这一步很重要,千万不敢小觑。要按照问题表现、问题原因、问题对策三大类将材料进行划分。这个分类的过程也是我们整理思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整个材料有个总体的把握。分类原则l横向:事实之间事实内部的不同方面: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正面和负面/成绩和问题l纵向:问

4、题的表现/原因/措施:l多层次的分门别类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总结概括申论材料就是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的综合体现。概括的基本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流畅1.概括的内容要有信息含量信息点或采分点就不是空泛的套话,而是有具体内含的事实性内容和价值性内容。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有没有信息含量,能不能给人启发。在概括主要内容时,要做到防止两个极端,一是要防“空”,即防止概括的内容都是空话套话,读完等于没读。二是要防“碎”,即防止把概括当作是照搬照抄原材料。不能出现数字等具体琐碎信息。2.概括的答案要客观准确中性的、白描的,不要引申和发挥,

5、不要用感情色彩太强的词汇3.概括的思维要清晰对于一般的写作,都会要求中心主旨鲜明突出,申论也不例外。在概括时,要处处从表现中心主旨的角度来考虑如何选材、如何组材、如何叙述、如何确定繁简重点等,这已属于对通篇文章的整体构思。要构思好一段概括材料,应该学会根据线索来选择、组织、加工材料,怎样通过线索的穿插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纲举目张,更好地表达中心。这里有两个思维模式,或称万能思维模式:第一个是纵向概括模式(一个主题或事实)(1)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

6、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4)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防治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第二个是横向概括模式(两个或多个主题或事实)一个问题是/一个方面是……另一个问题是/另一个方面是…………题目类型及高分技巧:概括主要问题——表现+原因(2009年国考)概括主要内容/主要信息——表现+原因+对策(2002年国考和2007年国考)解释类题目——内涵+

7、外延+通俗语言(2007年国考和2010年国考副省级)启示类问题——经验教训+对策+实质(2008年国考和2010年国考副省级)焦点类问题——不同意见+焦点(2008年国考)高分训练:1.2008年浙江省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1.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使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小康。从此“小康”与改革开放一起,深入中华大地,成为亿万中国人的共同追求。小康生活啥模样?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这样描述小康生活:“吃得饱,穿得暖,过年能吃饺子,手里有零花钱。”今天,人们对小康的描述已发生了变化:“小康就

8、是收入不断增加,有余钱买点股票、基金,有时间出去转转。”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