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附中自主招生试卷1

上外附中自主招生试卷1

ID:41765351

大小:174.6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1

上外附中自主招生试卷1_第1页
上外附中自主招生试卷1_第2页
上外附中自主招生试卷1_第3页
上外附中自主招生试卷1_第4页
上外附中自主招生试卷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外附中自主招生试卷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填空题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随着水位升高,响度(选填“升高”,“降低”,“不变”)音调逐渐(选填“升高”,“降低”,“不变”)。2.一个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木块的重力为Go若在木块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F作用(F

2、牛,方向是;若使该小球仍然保持浸没在水中的状态,需要对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表明小球的重力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厘米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与烛焰大小相等的像。此时,若将蜡烛沿主光轴移动15厘米,则适当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选填“一定”或“可能”)找到(选填“倒立放大”或“倒立缩小”)的像。6、隧道长550米,一列火车车厢长50米,正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车厢内某乘客行走的速度为1米/秒,当列车过隧道时,乘客经过隧道的时间至少为

3、秒。7、一辆长为10m的汽车,匀速通过90m的大桥,用了10S.如果这辆汽车以同样的速度穿近另一条隧道,需要5S,那么隧道长度是米。8、如图3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以0.51W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F为2.5N,则在2S内拉力做的功是J,滑轮的机械效率是(不计滑轮重)•;卢FFFFFF,尸“F图39、如图4所示,用滑轮组拉着一只木块P沿水平面以().5m/s速度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若每只滑轮重1N,在2s内拉力F做的功为Jo10、在图6所示的电路

4、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右端向中点移动时,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若在电路中再接入一个电流表A】,且当滑片P自右端向中点移动时,电流表九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则电流表人应串联在图3中两点之间(选填“ab”、“cd”或S。——®——b占P图6二、作图题1.如图9中,用5牛的水平力将一个重为3牛的A木块压在墙壁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A木块受到的力.2.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圆圈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3.在图1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5、。4.在图12中作一条经过A点的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过B点的光路图。A、、、、A•BB、XX、、•、、X///////〃////〃图11图12三、实验题1.如图13所不,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牛,测量范围为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牛。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把一块图13作为平面镜,并使其放置(选填“竖直”或“倾斜”)。如图14所示,若要研究蜡烛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在图中蜡烛处放一个光屏并观察其上是否有像存在(选填“A”或“B”)。3.某同学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和若干导线,测定某导体的

6、电阻。所有实验器材均完好,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0Q2A”字样,电源电压不变。他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0.12安。当他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中点位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5欧)时,电压表、电流表分别为2・3伏、0.18安。接着他又移动滑片到某点,这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5(a)>(b)所示。(a)(b)物B理电压电流电阻实验M序号(伏)(安)(欧)10.1222.30.183图15(1)请根据该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数据,将有关的数据填入表格。(2)给表格最后一列补上项目

7、名称、并填入相应的数据(计算时请精确到0」欧)。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30克和60克的水,实验时,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甲、乙两只烧杯中的水加热,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升高的温度(°C)05101520加热时间(分)01234表一加

8、=30克升高的温度(°C)05101520加热时间(分)0—468表二〃?2=60克(1)分析比较中第一行与第二行的数据及

9、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水的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或第四列、或第五列、或第六列)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o(3)甲、乙两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