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古建筑中的凋饰艺术

徽派古建筑中的凋饰艺术

ID:41773675

大小:103.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1

徽派古建筑中的凋饰艺术_第1页
徽派古建筑中的凋饰艺术_第2页
徽派古建筑中的凋饰艺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徽派古建筑中的凋饰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5月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May,2012第25卷第2期JournalofShanxiCoal-MiningAdministratorsCollegeVol.25No.2·社会科学论坛·徽派古建筑中的雕饰艺术肖艺威(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徽派建筑中的雕饰艺术,对“徽文化”对徽派建筑的影响以及徽派建筑的历史、艺术、文化的价值进行了初步探析,对现今的传统建筑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关键词:建筑艺术;徽派建筑;雕刻;艺术形态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81

2、(2012)02-0106-03建筑是具有个性特征文化现象,从艺术表现形1.3气候特征式的角度而言,建筑装饰的形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由于徽州地处中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润多雨,文化背景。建筑装饰不仅在审美上带给人们情感的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C—16°C。无霜期236愉悦,还向人们传递了浓郁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展天。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多集中于5—8月,水示了建筑独特的风貌特征和文化传统。徽州民居古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林木、茶叶。建筑是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可追溯1.4自然资源到东晋,盛极于明清。徽州民居古建筑装饰风格独徽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优越自然条特,文化内

3、涵深厚,表现形式丰富,蕴含着徽州社会件,蕴孕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其文化、宗法礼制、政治经济等时代特征,展现了建筑中有香果树、红楠、花榈木、红椿等树木植物千余的风水理念、艺术情趣和生活追求等深层文化内种,飞禽走兽二百多种,茶叶三十种,此外还有花岗涵。徽派建筑以其浓郁的文化内涵、地域特征和浑岩、瓷土、金、铜、钼、水晶等种类丰富的矿藏。然天成的雕刻技艺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1.5徽文化一、徽州“三雕”成因徽文化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不仅是狭1.1历史背景义上的学术理论、民俗传统、艺术文化等,还涉及经徽州是古代山越人的聚居地,吴、越、楚文化结济、社会、建筑、医学等学

4、科,而且是物质文明与精合之地。汉代时称为新安郡,秦朝统一后曾设立黯、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商、徽州款两县,唐代又称为歙州,宋宣和三年改为“徽州”。宗族、徽州教育、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为了防止山区的潮湿和适应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当地多雨的气候建造了“干栏式”建筑。因东汉末年派建筑、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徽文化是形到唐宋时期中原人大规模迁入,促进了中原与古越成徽州民居建筑装饰风格的关键。两地文化的交流融合,建筑形式上也从典型的“楼1.6儒家伦理思想上厅”形式改为徽州“天井”。可以说徽派建筑是两儒家文化

5、在两宋时期发展到了理学阶段,从南种民族文化相互激荡交融的产物。宋以后“程朱理学”为统治理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1.2地理环境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原籍都在徽州,因此徽州人以徽州四周崇山峻岭环峙,东有大鄣山之固,南“程朱阙里”引以为荣,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礼”有江滩之险,西有浙岭之塞,北有黄山之厄。境内重成为徽州人身体力行的道德规范。不仅在思想意识山复水,层峦叠嶂,岭谷交错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徽上受到程朱理学“成教化、助人伦”的熏陶,在人文州簇山为城,因溪为隍之貌。生活中为弘扬伦理道德,将儒家思想融入到建筑美收稿日期:2012-02-24作者简介:肖艺威(1986-),太原理工大学建筑

6、与土木工程学院2009级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06学中,使徽州建筑雕刻艺术赋有一种古朴内敛的基“福禄、多子、吉祥、长寿”为题材表现道家的人生观质。和价值观。1.7徽商文化2.1.3佛教文化徽州地处皖南丘陵地带,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佛教文化为传统民间艺术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原本就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徽州,因中原人大规表现形式,譬如一些有吉祥寓意的“万”字符号、“长模迁入,人口数量与日俱增,生存的压力迫使人们盘结”和八吉祥造型等。佛教中的菩萨、罗汉、佛经另辟奇径外出经商。据《休宁县志》记载:“徽州介万故事、狮子、宝塔、香炉和法轮等法器都成了民间艺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瞻一

7、。即丰年亦仰食江术的创造题材。楚,十居六七,勿论岁饥也。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2.1.4民间文化民寄命于商……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民间文化”是能够表现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审至有饿莩,五日不至有昼夺”。徽州境内的新安江东美标准,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且能普遍流传的流至浙江省建德市,其支流环绕全境,水路交通极文化。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的“徽州三雕”必然与民间为方便,为商品流通提供了必要条件。独特的地理文化紧密结合。以“民间文化”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环境促使徽州山货、茶叶和木材资源丰富为徽州人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