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礼仪教案:打招呼的方式

大班礼仪教案:打招呼的方式

ID:41777770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2

大班礼仪教案:打招呼的方式_第1页
大班礼仪教案:打招呼的方式_第2页
大班礼仪教案:打招呼的方式_第3页
大班礼仪教案:打招呼的方式_第4页
大班礼仪教案:打招呼的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班礼仪教案:打招呼的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教育:________大班礼仪教案:打招呼的方式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页共6页大班礼仪教案:打招呼的方式一、老师和小朋友们问好。1、教师上前和每个小朋友握手进行问候“妮妮好、皮皮好、乐乐好……!”2、教师提问“小朋友老师刚才在做什么呀?”(握手)3、教师“嗯,握手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握手不能乱握,要用自己的右手握对方的右手,动作要轻,不能攥的太紧,时间不能太长,而且一般都是女士先伸手,男士不能先主动握女士的手,这样不礼貌。”4、教

2、师“那你们知道人们之间为什么要打招呼吗?”5、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6、教师小结:打招呼是为了表达感情,表示礼貌。这样人们就会快乐,愿意在一起,可以说话聊天,一起吃饭,学习等等。7、中国人除了喜欢用握手的方式打招呼,老北京人们见面时用膝盖碰对方的膝盖,表示问好。首先两个教师进行演示。8、请幼儿两个人一组,对中国打招呼的方式进行讨论和表演。二、教师出示外国人打招呼的图片。1、教师出示:两个英国人一男一女以吻手的方式打招呼的图片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他们在做什么?”(叔叔在亲阿姨的手)3、教师“那你们知道叔叔问什么要亲阿姨的手吗?”4、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3、5、教师“你们看他们是中国人吗?”(不是,是外国人)第3页共6页6、教师“恩,他们是英国人。他们国家在男士碰到女士的时候,打招呼的方法,就是要求男士要吻女士的手被,吻一下,轻轻拿起女士的手还要轻轻的放下。这是英国人最常用的打招呼的方式。”7、教师邀请幼儿上前表演英国人打招呼的方式。8、教师出示:两个毛利人一男一女在以碰鼻子的方式打招呼的图片。9、教师:“这是两个毛利人,小朋友知道他们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了吧?”(在打招呼)10、教师“恩,这个国家的人和英国人又不一样了,他们喜欢在打招呼的时候,相互碰碰对方的鼻子,但同样要轻,不然鼻子就要出血了。”三、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

4、象、创造还有那些可以打招呼的方式。1、教师“小朋友们,现在就请你们开动脑筋,想出更多更有趣的打招呼的方式好不好。”2、幼儿两两一组互动交流,教师边参与边观察。3、小结:请小朋友说说你创造了哪些打招呼的方法?四、播放音乐伴奏《找朋友》。教师“让我们一起边唱边来找朋友,到了“敬个礼”的地方我们要把词改掉,换成其它打招呼的方式,每次都不能一样哦!看谁变得多,朋友认识的多。”五、活动延伸:了解一些国家和民族饮食方面和中国有什么不同?第3页共6页大班社会《大火球要爆炸》教学活动反思第5页共6页本活动进行了多次试教,最终形成以上方案,以下是个人的思考:(一)对活动目标的思考孩子

5、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自我并逐渐成熟长大,同样,幼儿情绪控制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虽然一节活动并不能立竿见影的达到学会情绪管理的目的,但我认为对孩子来说是会有触动和借鉴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活动让孩子关注自我情绪,敢于直面自己的消极情绪,知道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是可以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因此,在多次调试后,本节活动的目标定位为:1、愿意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2、知道生气是正常情绪的一种,尝试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本活动中也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打磨1、教材的运用。《大火球要爆炸》图画书篇幅长,前部分是讲述故事主角出现“生气”情绪的影响,后

6、部分是介绍舒缓情绪的方法。在活动的设计之初,为了让孩子熟悉故事内容,我在讲述、提问故事内容方面用的时间比较多,忽略了本节活动所体现的是社会领域目标,第一次的教学活动演变成了语言教学活动。经过调整,我选择了《大火球要爆炸》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一些关键内容,作为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话题素材,重点让孩子结合生活经验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于是,再次开展教学活动便回归了主题。2、表格的设计。第5页共6页在首次的教学过程中,在讨论“爸爸、妈妈、阿姨、叔叔……他们会生气吗?”及“生气好不好”的问题上,幼儿明显经验储备不足且有所顾忌,因此交流讨论的气氛不热烈,于是,在

7、第二次教学活动开展前,我设计了问卷调查,从课堂反馈情况中,问卷的铺垫很有必要,孩子通过与他人交流,有了新的认知,了解到生气是正常情绪的一种;在教学过程有一个环节,最初是通过阅读、提问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故事中调节情绪的方法,但实际操作中明显觉得此环节略显累赘,影响课堂的节奏,效果也不明显,于是,在阅读故事内容后,采用制作“生气时可以怎么做”图表的方案,通过绘制简单的图标,很好的帮助幼儿梳理提升获得调节情绪的新经验。3、环境的创设。我注重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交流环境、营造轻松愉快讨论的氛围,让孩子可以自由地、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随意否定孩子的情绪,我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