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设计及反思:谁对谁错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及反思:谁对谁错

ID:41778411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2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及反思:谁对谁错_第1页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及反思:谁对谁错_第2页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及反思:谁对谁错_第3页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及反思:谁对谁错_第4页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及反思:谁对谁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及反思:谁对谁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教育:________中班社会活动设计及反思:谁对谁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页共6页中班社会活动设计及反思:谁对谁错【活动设计背景】班里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幼儿,平日里,家里的老人还要忙农活,对于孩子的管教,他们的想法都是教到老师手里教就好了,所以很多孩子平日里都还没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严重性。2、让幼儿学会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3、鼓励幼儿平时要讲究卫生,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乱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严重性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准备】情境图片6张【活动过程】一、看图讲述教师把图片拿在手上,一边讲述,一边轮换图片(教师:“小朋友,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你们听了,把看到的,听到的,告诉老师故事里面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谁做错了,谁又做对了。小明喜欢边走边吃香蕉,吃完后将香蕉皮朝地上扔;小红喜欢拿着可乐边走边喝,喝完后将可乐罐朝地上扔;小芳流鼻涕用纸巾擦,擦完后把纸巾扔进垃圾箱里。)二、看图判断第3页共6页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谁对谁错(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的故事里有谁

3、呢?他们在干什么?谁做对了,谁又做错了呢?为什么?)  三、看图比较教师讲述乱扔垃圾影响健康的危害,并把图片贴置于相应乱扔垃圾的图片下。提问小朋友知道乱扔垃圾会给别人的健康带来了什么危害了吗?  四、教师与小朋友交流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能不能随地乱仍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呢?还有,平时去到别人家做客能不能随意呢?【教学反思】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严重性是幼儿必要学习的基本常识,此活动设计能让幼儿学会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知道应该扔到指定的垃圾箱里。经过本节课,幼儿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处理垃圾,不乱扔,吐痰应该用纸巾。课堂教学环节

4、进行顺利,但也存在缺陷,教师语速稍快了点,幼儿无法很快地回答问题,预期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建议自己的教学语速放慢点,这样更能把课上得完整。第3页共6页中班社会活动设计:会有谁来住活动内容:会有谁来住活动目标:第5页共6页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对各工种建筑工人的工作特点有初步的认识。2.乐意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能运用道具进行表演。活动准备:1.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9——12页。2.故事录音,圈两个、木头积木、小锤子、电线、小铲子,小鸭图片。3.幻灯片。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小鸭,导入活动:我是小鸭加加,我住的房子边上有一大片草地,有一天门口来了一台

5、挖土机,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听故事。二、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1.幼儿听故事录音。2.加加在空地上遇见了谁,孩子说到教师就放谁的画面,并进行追问:它是干什么的?3.加加看见了河马叔叔,会怎么问,河马叔叔又会怎么回答?(幼儿猜想)4.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到底是怎么说的?(教师讲述故事中的对话)5.学说故事中的对话。6.同样的方法引出其他人物。7.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师:盖一间房子需要哪些人的共同努力?第5页共6页小结:原来盖房子需要瓦工、电工、木工、花匠这么多人的共同劳动呀!三、扮演角色,表演故事中的对话。1.出示道具,引发幼儿表演的兴趣。提问:你

6、们想不想扮演工人们来造房子,谁愿意上来表演?2.幼儿手拿工具,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延伸:引导幼儿到区角游戏中继续表演。第5页共6页幼儿教育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6页共6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