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

ID:4179368

大小:11.64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7-11-29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_第1页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_第2页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_第3页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_第4页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_第5页
资源描述: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湘雅医院(1906)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郭曲练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ContinuousSpinalAnesthesia,CSA)指经留置在蛛网膜下腔的导管小剂量分次注射局麻药进行脊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一、临床应用历史1907年,大孔径导管的应用80年代末期,微导管(≤28G)的应用1996年一种新型的针外导管Spinocath导管的应用(一)大孔径导管的应用1907年第75届英国医学年会上Dean提出CSA的概念1940年Lemmon详细描述了在蛛网膜下腔留置一根与橡皮管相连的17G或18G的穿刺针来进行C

2、SA1944年Tuohy通过15G的huber穿刺针把4号导尿管留置在蛛网膜下腔进行CSA(PDPH>30%)50年代CEA技术逐渐成熟使CSA的发展受到影响。(二)微导管的应用80年代末期,微导管(≤28G)技术应用于CSA28G微导管在强度、注药速度等方面优于32G微导管,并且能通过22G腰麻针置入蛛网膜下腔1991年Rigler等相继报道应用28G微导管发生马尾综合症的病例1992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协会(FDA)禁止小于24G的导管应用于临床(三)Spinocath导管的应用1996年Spinocath导管应用于CSA

3、Spinocath导管有22G和24G两种,长约72cm,内含27G或29G的穿刺针芯,针尾与一细长的金属丝用激光焊接,金属丝较导管长2~3cm通过刺入硬膜外腔的改良Tuohy针的内腔,Spinocath导管可以刺入蛛网膜下腔,拔掉针芯留置导管2~4cm于蛛网膜下腔近几年Spinocath导管逐渐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二、临床应用CSA结合了单次腰麻和连续硬膜外的优点(一)CSA的优点起效快,镇痛完善,肌松良好小剂量分次给药达到预期的麻醉效果,用药量少循环、呼吸抑制轻微麻醉时间可充分延长应用短效局麻药,术后恢复快在手术体位给

4、药,增加了麻醉的灵活性可用于术后镇痛和慢性疼痛的治疗(二)CSA的适应证长时间下腹部以下手术的麻醉老年及高危病人的手术麻醉解剖学上存在异常的病人血管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手术病人急诊手术的麻醉术后镇痛材料Spinocath导管体位:侧卧位IniectiontechniqueIniectiontechniqueIniectiontechniqueIniectiontechnique1.老年及高危病人的手术麻醉Favarel等在154例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人髋关节手术中比较单次腰麻和CSA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采用0.5%的布

5、比卡因,发现CSA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19.9±1.6%,单次腰麻组下降40.2±1.9%,麻醉平面易于控制在T8-10,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微,无并发症出现。研究认为老年人仰卧位行髋关节手术,应用等比重布比卡因10~12.5mg能产生合适且更加可控的麻醉平面,血压影响轻微;而重比重布比卡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需小量给药;轻比重布比卡因麻醉效果不完全可靠。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年4期广州中山二院彭书峻等研究了高危老年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连续腰麻的可行性,选择年龄在70-101岁的老年人,比较硬膜外和连续腰麻的效果,EA组用

6、麻黄碱总量及用量高于CSA组,起效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也迟于CSA组,辅助氟芬合剂例数大于CSA组,血浆乳酸浓度高于CSA组,没有并发症发生,说明CSA用于高危老年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我院在老年病人下腹及下肢手术,应用CSA和CEA的对比研究中也发现在达到相同的阻滞平面时,CSA的用药量、起效时间等明显少于CEA,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完善,应激反应较轻微。我科还进行了不同比重0.375%布比卡因用于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研究研究结论:仰卧位下肢手术时,0.375%等比重布比卡因1

7、0~12.5mg用于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起效快,镇痛完善,运动神经阻滞满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老年人CSA的优越性(1)减少肺部并发症对于肺功能较差的高龄病人行手术,全麻插管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不容忽视。舌后坠、分泌物过多容易造成严重缺氧和CO2蓄积,加之老年人呼吸中枢对CO2的反应减弱,削弱了通气反应,容易出现呼吸衰竭在脐以下手术,由于麻醉平面不需太高,常选择非全麻,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2)血液动力学更平稳CSA能够根据手术时间长短给药,并维持长时间手术。但比CEA用药量明显减少。与单次腰麻相比,CSA能提供更好

8、的血液动力学稳定,需要升压药更少。有单次腰麻由于严重的心动过缓而出现心跳骤停的报到。WilhelmStefan等将CSA与CSEA相比,发现CSA不增加麻醉并发症,并且麻药用量少,运动阻滞更明显。(3)镇痛完善:若镇痛不完善,手术刺激可导致病人产生过剧的应激反应及情绪变化。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