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

ID:41816919

大小:238.1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02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1页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2页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3页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4页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一、课内/课外现代文○一、记叙/小说/散文表层——语境义(结合情节写,如情节题目带有修辞手法,还要解释基本义)含义深层——主旨、感情、心理①贯穿全文的线索;1.题目②象征,寄托了,情感;③概括了,重要情节;作用④揭示文章,主题;⑤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或对,的思考;⑥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①富有表现力的词(形容词、动词、叠音词)格式:“××”写出了,,表达了,情词感/主旨.②加点词:基本义+语境义+表达效果(心理形象、其他艺术效果等)...①修辞手法:格式:运用了,修辞手法,通过,词(把,[本体]比作,

2、[喻体]),生动形象写出了,(情景[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表达了,情感.2.赏析句子②表现手法(5种人物描写、正侧面描写、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③句式特点(例:反问句:句式整齐等).注:赏析句子之人物描写:格式:运用了人物的,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情绪,表现了,情感.语言风格(如朴实、口语化等)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兴趣、思考;点题(题目).结构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结尾:首尾呼应[与上文,呼应];总结全文;篇末点题(主旨或题目);Ⅰ句子下,空

3、白(含蓄、回味无穷、想象空间).开头:引出,下文.3、作用中间:承上讲,,启下讲,.内容结尾:点明,中心,(突出)揭示,主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心理.Ⅱ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又叫景物描写)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3、为下文,做铺垫(先)/推动,情节发展(后)4、突出/深化,主题.B:社会环境: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1/9·········Ⅲ修辞手法:①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②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③夸张:突出强调了,/引起共鸣,增强感染力④排比:突出强

4、调了,,增强语势3、⑤反复:突出强调了,,增强语势(如是间隔反复:首尾呼应)⑥对比:把,与,作对比,突出强调了,/侧面烘托,特点/中心作⑦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兴趣/设置了悬念(要注意结构上是否起承上启下的过用渡作用)⑧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⑨引用:引用了,,更好地说明了,,增强说服力/情趣⑩反问:加强语气Ⅳ插叙:①补充交代,情节/为,情节做铺垫②丰富了,人物的,形象③突出了,中心内容情节的作用Ⅴ某情节/词语在文章中(常出现)的作用主旨方面的作用○二、说明文①举例子:举_____为例(或列举_____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说明了_____(事物)的

5、_____特点,便于读者理解,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②作比较:通过_____与_____的对比(比较),突出强调的说明了_____(事物)的_____特点,更增强了表现效果(增强了说服力).③列数字:[包括确数和约数]用表示_____(准确、估计、推测,)的数字,准确直观地说明了_____(事物)的_____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让人信服).④打比方:把_____(本体)比作_____(喻体)[或用喻体比喻本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___(事物)的_____特点,化抽象为具体,更易使人理解.⑤分类别:用分类说明的方法,解释了_____(事物)的_

6、____特点,便于读者区分、理解,增强了说服力.4.说明⑥下定义:通过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从本质上揭示了_____.方法及⑦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_____(事物)的_____特点,使说明简单明了,一目了作用然,易于读者理解.⑧摹状貌:对_____事物的_____特征进行描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___(事物)的_____特点.·········⑨作诠释: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_____(事物)的_____特征加以具体解释,深入浅出,使说明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⑩引用:(1)注意事项:a.引用名人的话,可能是表现_____(事物)的_____特点,是

7、为了点出_____;b.放在开篇引用古诗词,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诗情画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回味的空间;c.引用俗语,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格式:引用_____,具体有力地说明了_____(事物)的____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增强了说服力.[此外还要注意它是否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例如在开篇引出下文或中间过渡)]·········2/9·········★总结:说明文的一般作用格式:字面含义+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一般作用(“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具体/生动/清楚)地说

8、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5.说明文特点:准确、简明、周密、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