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结提纲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结提纲

ID:41835602

大小:51.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3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结提纲_第1页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结提纲_第2页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结提纲_第3页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结提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结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22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概念:是指生物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的现象意义:保持物种的基本稳定,使物种不断进化发展主要遗传物质:DNAo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屮(遗传信息的小心)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进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亲本。2、基因与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称为性状)基因的概念: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基因与性状:_般地,控制性状的展因,

2、在体细胞屮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这句话最重要)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I'可传递的“桥梁”。・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屮,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而另一个是隐性时,显性基因控制的那种性状就会表现出来。例如双眼皮基因(R)是①RR(双)rr(单)Rr(双)②R厂(双)rr(单)IRr

3、(双):lrr(单)③Rr(双)Rr(双)1RR(双):2Rr(双)人的性别决定原理、方式常染色体22对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类型:XY或XX性染色体数量:1对显性,单眼皮基因(r)是隐性lrr(单)男性:XY产生两种精子X和Y(父亲决定孩子的性别)性别决定方式:XY型女性:XX产生一种卵细胞X(注:父母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机会均等1:1!)4、常见的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色盲、血友病等)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镰刀型贫血、白化病等)遗传病的预防: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注: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

4、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几率要比随机婚配的后代大的多!5、生物的变异概念: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Z间的性状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变异类型不遗传的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不传给后代生物的变异既有有利变异(例如:太空椒)乂有不利变异(例如:玉米白化苗)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可以表现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生物,使其发生可遗传变异。(转基因彩棉、转基因番茄、转基因烟草等)第23章生物的进化1

5、、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氨、氢和水蒸气(注: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可以形成构成蛋白质的简单有机物。证据:化石直接证据3、生物进化历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学说: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生物进化树:植物(藻类植物、苔蘇植物、駭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6、、鸟类、哺乳类)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长期与空气隔绝,在特殊条件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证明: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4、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例如:杂交水稻、金鱼、警犬、玫瑰等)自然选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5、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阶段:森林古猿是人

7、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人是由古猿进化而來的。直立行走具有决定意义。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传播的三个基本坏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部分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形态:球形、杆形、蝌蚪形。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里面一段遗传物质(核酸)。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寄生生活,分成三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二患该病的人或动

8、物传播途径:接触、饮水、食物、空气、生物2、免疫第一道免疫防线:组成:皮肤和消化道、呼吸道等管道黏膜第二道免疫防线:组成:体液屮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乂称先天性免疫):生来就有,对多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