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赏教案

西湖游赏教案

ID:41836382

大小:88.5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3

西湖游赏教案_第1页
西湖游赏教案_第2页
西湖游赏教案_第3页
西湖游赏教案_第4页
西湖游赏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湖游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湖游赏》周密讲课人:陈文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生平、作品及相关文体知识,掌握文屮常用文言字词句的释义、基本用法和句法结构,能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相关段落。过程和方法: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地介绍,多次朗读,对字词句的讲解、全文文意的疏通以及结构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追忆昔日西湖的繁盛,今日却不得不面对西湖易主的时局,理解作者的故国之思。【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文屮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释义与基本用法以及对文章总体内容的把握。二、教学难点:结构分析,把握作者描绘昔

2、日西湖繁盛与今日西湖易主的感情变化(故国之思)。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以读代讲,以讲促读;2、自学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课堂讨论法。【课时安排】两个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对作者皿平、作品、写作背景及相关文体知识的介绍,2、文中常用文言文字词的正音与释义,疏通课文。二、导入:用ppt展示西湖美景的图片,1、老师:同学们,俗话说:“上冇天堂,下冇苏杭”,而苏杭一带最冇名的要数西湖了,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请同学们说说你心中的西湖。2、学生发言:3、老师导入课题:大家说的都

3、很美,那作者眼中的西湖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去领略另一番独貝•风味的西湖同时展示ppt《曲湖游赏》——周密(首先,让我们走进作者)《西湖游赏》周密讲课人:陈文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生平、作品及相关文体知识,掌握文屮常用文言字词句的释义、基本用法和句法结构,能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相关段落。过程和方法: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地介绍,多次朗读,对字词句的讲解、全文文意的疏通以及结构分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追忆昔日西湖的繁盛,今日却不得不面对西湖易主的时局,理解

4、作者的故国之思。【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文屮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释义与基本用法以及对文章总体内容的把握。二、教学难点:结构分析,把握作者描绘昔日西湖繁盛与今日西湖易主的感情变化(故国之思)。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以读代讲,以讲促读;2、自学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课堂讨论法。【课时安排】两个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对作者皿平、作品、写作背景及相关文体知识的介绍,2、文中常用文言文字词的正音与释义,疏通课文。二、导入:用ppt展示西湖美景的图片,1、老师:同学们,俗话说:“上冇

5、天堂,下冇苏杭”,而苏杭一带最冇名的要数西湖了,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请同学们说说你心中的西湖。2、学生发言:3、老师导入课题:大家说的都很美,那作者眼中的西湖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去领略另一番独貝•风味的西湖同时展示ppt《曲湖游赏》——周密(首先,让我们走进作者)三、作者简介:(ppt同时展示)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等,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宋南渡后举家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宋末曾官义乌(今属浙江金华)令。入元隐居不仕

6、。能诗词,善书画。其词作讲求格律,和吴文英齐名,并称“二窗”。入元以后,多有慨叹宋室覆亡之作,是《乐府补题》诸老之一。一生著作甚丰。笔记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云烟过眼录》、《澄怀录》、《浩然斋雅谈》等;词集有《频洲渔笛谱》、《草窗词》;编纂《绝妙好词》,录词人一百五十三家,词作三百九十首,堪称“精辟”(张炎语),对清代词坛影响较大。老师: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四湖游赏》就节选自他的笔记《武林旧事》卷三首篇《西湖游幸》)(展示PPt介绍文体小知识笔记及《武林心事》的相

7、关介绍)笔记是一种文体,笔记最早是作为与辞赋等韵文相对而言的一种称谓出现。古代称无韵且乏文采的散文为“笔”,与辞赋等韵文相对并时,称之为“笔记”。随时间的推移,笔记逐渐演变成一种以随笔形式记录见闻杂感的文体的统称,同时也被视为一种著述的体式,即指由一则则相对独立的札记汇编而成的著作。以周密著作为例,《武林旧事》是风俗笔记,《齐东野语》偏重朝廷大政,《癸辛杂识》偏重琐事杂言,《志雅堂杂钞》和《云烟过眼录》主要记录书画古迹,《澄怀录》是笔记小品文,《浩然斋雅谈》是笔记诗文评。《武林旧事》成书于元至元二十七年(

8、1290)以前,是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武林即临安(今浙江杭州),全书十卷。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较丰富的史料。四、创作苗景:(ppt同时展示)在兵戈铁马践踏之下,经百余年浇灌的南宋文明己十不存一,加之“欣欣从北俗,往往弃南冠”万的社会风气,足以让有识之士扼腕叹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