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ID:41841493

大小:50.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3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学习重点】1.了解“怀古咏史诗”的基本写法2.借助苏轼,感悟人性的“多面性”一、诵记名言警句——苏轼词名句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來,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女几(《水调歌头》)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⑷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临江仙》)⑸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鹏鸩天》)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⑺回首向來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⑻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H黄花蝶也愁。(《南乡子》)二、了解文学常识

2、(一)走进作者一一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林语堂语)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徳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刀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二)了解背景《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刀,是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刺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观景时顿生

3、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屢战的场景、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并借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三、夯实基础——疏通文意,初步思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⑴淘尽⑵故垒⑶雄姿英发⑷强序⑸羽扇纶I》••••⑹华发⑺公瑾⑻早生华发⑼酹江月(10)满腹经纶2.指出下列句屮的通假字并解释。一尊还酹江月(通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r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1)I会天大雨,道不通I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r故国神游⑵彳六国破灭,非兵不利I去国怀乡4.写出下列句中古今杲义词的古义。⑴大江东去古义:;今义:大河的泛指,包括长江。⑵千古风流人物古义:;今义:多指男女间情爱

4、。••5.指出下列句小活用的词语并解释。⑴大江东去⑵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6.文言句式⑴故国木申游⑵多情应笑我7.文学常识填空。苏轼(1037〜1101),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家。字,号,与具父、具弟合称“”。苏轼诗文并举,成就颇高,散文代表作有《》《喜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著名的诗歌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名句名段填空。大江东去,O,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O,一时多少豪杰。,,C,谈笑间、0故国神游,,早牛华发。,。[重点突破](-)结合结合讲解,落实“课前•三”的有关知识(二)深入阅读,思考以下问题1.比较阅读:你觉得

5、哪一种版木更能体现豪放的特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教版)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T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彖杰《唐宋词鉴赏辞典》。2.站在赤壁之下,可以想见的英雄人物很多,如:弛马射虎的孙权,能文能武的背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老当益壮、富有献身精神的黃盖,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对周瑜形彖的刻画,又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有人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体现了苏东坡的消极思想,你如何理解?课后•拓展读练素养积淀,拓宽视野《白题金山tai像》:(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脩州o

6、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被放逐到循州(今海南)的苏轼遇赦北返,途径润州(今江苏镇江),游览了金山寺,看到寺内好友李公麟为他画的画像还在。这是李公麟十年前所画,后來苏轼接连遭受贬谪,寺里的住持冒着极大的危险画像才保存下來。他眼见呵作,I叫顾平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这首诗:心似己灰Z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脩州。这是屮国文化史上的奇才苏轼对自己的人生总结和评价。两个月后,苏轼病逝。这首诗前两句典出《庄子》,第一句出白《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第二句出自《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7、。心如死灰,身如孤舟,第一句形容此时的心境,第二句回忆平生的遭际。宦海沉浮,世事难料,个人的命运像孤舟一样飘忽不定,到了暮年,诸事不免都看淡,还冇什么妄想呢?故而称“心似已灰之木”。苏轼从政四十年,人起人落,春风得意有之,陷入低谷有之。他做过三部(吏部、兵部、礼部)尚书,皇帝秘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八个州的太守,晚年又因夹在新旧党争斗之间四次被贬谪,其中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下狱,差点被杀头,幸好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制度才得幸免。是非成败如过眼云烟,即便旷达如苏轼,也常常发出“人生如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