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2

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2

ID:41844391

大小:128.3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3

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师用书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习目标导航卜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1•重点: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2.难点:近代以来屮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阶段1'认知预习质疑教材梳理知识初探]教材整理Z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1)男子服饰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③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2)女子服饰

2、①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②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3)特征:中西合璧。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屮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2)20世纪60年代屮期至70年代末:式样、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3)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思考■点拨[课屮思考]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川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提示】①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

3、洒。②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革除陋习的措施与法令,为建立新的生活方式铺平了道路。③从社会思潮的角度來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接源于西方。因而,仿效西方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教材整理2并行于世的中酋餐1.传统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统称为四大菜系,到清朝末年特色愈加鲜明。2.西方饮食(1)传入:19世纪40年代。(2)西式餐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Z后在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3.中西区别烹

4、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坏境、礼节要求都存在明显的区别。4.重要影响(1)一些两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2)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整理3居室建筑的演进1.传统民居(1)地位: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2)代表: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⑴出现①鸦片战争后,在鯉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②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③西式的家具陈设受到人们的欢迎,如沙发、茶儿等。(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了西式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成为典

5、型的特征。思考■点拨[课屮思考]西方居住理念传入屮国Z后,屮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任。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儿、写字台、穿衣镜等,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教材整理4习俗风尚的变革1.原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屮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2.表现(1)婚姻①在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Z命、媒妁Z言。②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新青年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仿效西方

6、的新式婚礼。③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1)丧葬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西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②新屮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穽改革。(3)其他风俗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②公历在官方活动屮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成为常见礼节。(1)思想观念:I口道徳、I口礼教遭到批判,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步入社会。史论要旨知识网络1•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屮。外来文化对屮国传统服饰、饮食、住

7、宅及风俗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肌型特征。2.中山装与改良旗袍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3.吃西餐在近代中国成为一种时尚。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删繁就简是婚俗变迁中的主要特征。阶段2探究斤动通关(史论互证疑难细究)探究点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史料解读史料一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

8、今则竟曰'洋气'了”。注意对史料进行分层解读:第一句话表明变化的时代背景;第二、三两句话说明社会生活方式的西化。同时还要注意史料出处中的关键时间“晚清”。——孙燕京《晩清社会风尚研究》史料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