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遂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2018年遂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ID:41846358

大小:214.0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3

上传者:U-991
2018年遂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_第1页
2018年遂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_第2页
2018年遂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_第3页
2018年遂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_第4页
2018年遂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遂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2018年遂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交答题卷。第I卷《2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挑剔•(ti)收敛花团锦簇(CU)•安然无羌B.癖好(pi)训戒自惭形秽(hui)•即物起兴C.炽热•(zhi)啜泣迥乎不同(jidng)•消声匿迹D.惩罚(cheng)亵渎相形见纟出(chu)豁然开朗2•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文件强调,要将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和依法惩戒威慑相结合,切实做好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方面的工作。②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的故事情节和细膩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③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忱地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还是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岀来。”④学习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我们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会产生。⑤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OA.防治扣人心眩告诫只要淋漓尽致B.防止触目惊心训戒只有惟妙惟肖C.防治扣人心弦告诫只有惟妙惟肖D.防止触冃惊心训戒只要淋漓尽致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B.小城镇的文庙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Z>l«o••••C.学习语文一定要学会在文章屮断章取义,品词析句。••••D.杨绛为人谦逊,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锤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听闻大年初一宁波老虎伤人的惨剧,让我们痛心之余,更懂得了要敬畏规则。B.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功,但不要灰心,你不是没有成长,但是在扎根。C.本届大赛的获奖名单将于今年8月下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正式公布。D.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者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岀人们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对见一斑。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与淘汰,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6.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们(大雁)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运用拟人,将大雁人格化,形彖地写出了大雁归来时的兴奋与友好。)B.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脸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运用比喻,将母亲的脸比作喝过酒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当时的高兴、得意。)C.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屮空。(对偶,句式齐整,有韵律美;借芦苇、竹笋的特点讽刺没有真才实学却自以为是的人。)D.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非也非也。”李叔同淡淡一笑,“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妙处。在我看來,好坏都是福”。B.人,稍不留意就会被绳子束缚住。那么,在俗世里,绳子指的是什么?金钱,权力,欲望?是,都是。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春秋》合称《四书》。D.我们一共有九门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和地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也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这位英雄就是关羽。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显示了他的忠、义、勇、谋、傲的英雄本色。B.《简•爱》中简•爱在孤儿院里仅有的快乐和温暖来自教师谭波儿小姐。C.《傅雷家书》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D.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IH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酒店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第II卷“26分〉二、积累运用《26分〉9.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每空1分,共10分)⑴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4)▲,夜泊秦淮近洒家。(杜牧《泊秦淮》)(5)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7)《醉翁亭记》屮写春夏美景的句子是▲,A(8)李清照在《武陵春》屮的“▲,▲”让无形的忧愁有了重量。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西江怀古杜牧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魏帝①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棲更荒唐。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注】①魏帝即曹操,写曹魏将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苻坚曾经有“投鞭断水”的故事。(1)本诗中的颈联是吟咏长江的千古绝唱,试赏析。(3分)答:▲(2)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云:“是嗟叹世无范蠡,满江好风,总吹财奴耳。”结合全诗,分析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11.九年级(3)班的杨威同学于2018年5月28日下午在操场上捡到一只文具包,以下是他写的一则招领启事,其中内容上有错误,请你找出两处错误并修改。(2分)招领启事昨天下午体育课,我在操场主席台南侧跑道上拾到一只文具包,内有电子表一只,英雄牌钢笔一支,人民币85元。希望失主速与我联系认领。.杨威2018年5月28日(1)▲O(2)▲o12.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以“学家规•树新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 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九年级(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3分)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材料三:“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2)学校开展“屮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2分)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注:“约”字中间是一粒米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答:▲(3)右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开展的“'不剩饭,不剩菜'行动”宣传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3三、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完成13——16题。(12分)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徐连生①有人说:“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时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应放下的时候却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无法自在。”这段话讲得精辟。人生总有谢幕时,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财富再大名望,最终都得放下。有时候,人生不一定要做“加法”,不妨做一些放下的''减法”。②把恩怨放下,学会欣赏对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一辈子不可能不说错话、做错事,对过去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甚至揪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做人,有时该淡忘的要淡忘,该放下的要放下。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哪怕是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也要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他。做人应始终保持一颗感恩之心,记得别人曾经对你的好,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能够容人容事,这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提升自己的修养境界。③把失败放下,学会总结教训。'‘胜败乃兵家常事”。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曲折和险 滩,成功、失败本是人生常态,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被击倒站不起来。坚定的信念比黄金还珍贵。失败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摸索成功的规律。某种意义上说,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开端。有时候失败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只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人,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坚信自己,”只要努力拼搏了,即便失败了也不必遗憾,要知道该是你的别人抢不去,不该是你的你也争不来。①把压力放下,学会释放自己。“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挖掘内在潜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但如果压力过大,自我要求过高,整天心事重重,往往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赛场上,许多曾经的冠军发挥失常,输掉比赛,多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心理包袱,最终就真的输了比赛。我们每个人,当家庭、工作遇到压力的时候,应保持一个平和心态,学会释放情绪,得之泰然,失之坦然,切不可自己吓倒自己、自己击垮自己。②把烦恼放下,学会轻装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对待家庭和工作中遇到的烦恼,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客观分析,切不可一遇事就急火攻心、六神无主,甚至情绪失控,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有些烦恼、包袱是自找的,该放下时一定要放下,没必要把什么包袱都往自己身上扛。困难面前要有乐观和达观心态,如同沙漠中行走的人看到半瓶水,乐观的人会说我还剩下半瓶水呢,悲观的人会说我只剩下半瓶水了。心态决定状态。思想上的包袱如果过重,工作上就很难轻装上阵、干出成绩。只有当我们放平心态,卸下包袱时,才能享受到人生奋斗的乐趣。(.选自《解放军报》2017年1月31日)9.文章的屮心论点是什么?(2分)10.文章以引用别人的话开头,有何作用?(3分)11.简要说说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答:▲12.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答:▲(二)阅读《温暖的苇花》,完成17——21题。(15分)温暖的苇花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独立特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③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慕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 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_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①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觉得我的行为好笑,采这个做什么呢!②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③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④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⑤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⑥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⑦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⑪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轸见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9.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2分)10.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哪几件事?(3分)19•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亲 的笑,各自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2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1)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答:▲(2)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答:▲21.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对苇花有着深厚的情感。(3分)答:▲(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一25题。(13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柔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道也。”乃不知有汉,此中人语云:无论魏晋。此“不足为外人(节选自俱耘于田间。《桃花源记》)盖江北之俗,其丈夫方担粪【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冈鸚③洵(xdn):确实。④浣:洗衣。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便要还家要:(2)此人一为具言所闻:具:(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方:⑷口恨不如远其也恨:2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A.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屈余顾而慕之B.屋舍俨然偶舍骑步行••C.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Z中••23.翻译下列句子。(4分)(1)黄发垂看,并怡然自乐。(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2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Z处?(2分)四、写作与表达(60分〉25.正是饭菜里的酸甜苦辣构成了食物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正是成长中的得失成败形成了生活的滋味,令人感慨万千;正是交往屮的悲欢离合汇成了人生的滋味,令人百感交集……请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