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ID:41848461

大小:9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3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_第1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_第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_第3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_第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38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I可二45分钟满分J00分HH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承德高三联考)“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绑(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绑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么一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解析:“伦乃造意”等字眼意在强调人们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选项C是符

2、合题意的,正确;蔡伦是改进造纸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字记载是二手史料,并不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当然有关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答案:C2.(2018•枣庄高三调研)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解析:A材料无法体现;“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表明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与社会民生相关的书

3、籍生产和消费,故B正确;C、D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B3.(2018•益阳高三质监)法国作家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帝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体和麻醉药这些发明,屮国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有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A.认为屮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B.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C.认为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解析:材料“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

4、态,无声无息”说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在中国与西方的不同作用,故C项正确。A项违背这段材料的主旨一一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阻碍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B项与材料无关;D项的表述与材料中“中国都比我们早”的阐述不相符合。答案:C1.(2018•宁波高三阶段验收)文献《三辅旧事》载:“卫太子鼻大,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入。'”1986年廿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对两段材料进行解读并推断,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A.汉武帝时日常使用纸已经十分普遍B.考古发现的纸质地图与文献记载的纸对以互相印证C.由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可推定使用纸不晚于西汉D.文献

5、记载的纸与考古发现的纸都是绘图用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造纸术,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描述在文献中记载太子用纸史实,但是并不代表当时“使用纸普遍”,排除A项。文献记载的纸和考古用纸不一定是同一种纸张,排除B、D项。从材料屮只能推断岀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可推定使用纸不晚于西汉,C项正确。答案:C2.(2018•洛阳高三联考)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他还认为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其意在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A.注重实用性B.优先服务于农业C.满足了社会生产D.讲究“天人合一”解析:根据材料“言农夫Z耕,当先利其器”可知肯定农

6、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体现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注重实用性,A项正确。B项错在“优先”,材料没有涉及科技“优先”服务于农业的信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古代科技发展满足了社会生产的相关信息,排除C。D项“天人合一”与材料“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不符,排除。所以选A。答案:A3.(2018・邯郸高三摸底)《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A.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B.《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C.

7、《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吋代风貌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论语》认为《诗经》选取的标准是“思无邪”,可见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而非大一统,排除D项。答案:B1.(2018・泉州高三评估)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