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ID:41849892

大小:12.04 MB

页数:133页

时间:2019-09-03

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1页
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2页
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3页
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4页
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物的 形态与结构甘肃中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细菌(bacterium):是属原核生物界的 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广义细菌: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狭义细菌: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大小细菌的大小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以微米(μm)为单位。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细菌的形态在良好的生长状态下典型形态在不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培养时间过长(细菌的衰退型)梨状气球状丝状等非典型形态球形杆形不规则形二、形态1、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

2、菌等2、杆菌3、螺形菌(弧菌和螺菌)球菌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杆状细菌的排列方式常因生长阶段和培养条件而发生变化,一般不作为分类依据。弧菌: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其程度不足一圈,形似“C”字或逗号,鞭毛偏端生。螺旋菌:菌体回转如螺旋,螺旋数目和螺距大小因种而异。鞭毛二端生。细胞壁坚韧,菌体较硬。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根据细胞分裂的方向及分裂后的各子细胞的空间排列状态不同,可将球菌分为: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球菌(co

3、ccus)双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新个体成对排列.如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pneumoniae)链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新个体不但可保持成对的样子,并可连成链状.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hemolyticus)四联球菌细胞分裂是沿两个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后每四个细胞特征性地连在一起,呈田字形.如四联微球菌(Micrococcustetragenus)八叠球

4、菌细胞按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后,每八个球菌特征性地连在一起成立方体形.如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ureae)葡萄球菌细胞无定向分裂,多个新个体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群体,犹如一串葡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双球菌杆菌(bacillus)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因菌种不同,菌体细胞的长短、粗细等都有所差异。杆菌的形态:短杆状、长杆状、棒杆状、梭状杆状、月亮状、竹节状等;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状、“八”字状等。短杆菌长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杆菌特征

5、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streptococcus)链球菌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炭疽芽胞杆菌3-10μm大中大肠埃希菌2-3μm小布鲁菌0.6-1.5μm球杆菌棒状杆菌链杆菌分枝杆菌杆菌的形态多样两端齐平炭疽芽胞杆菌两端尖细白喉棒状杆菌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分支杆菌双歧杆菌杆菌白喉棒状杆菌肉毒梭菌双歧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螺形菌弧菌螺杆菌细菌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自然界中杆菌最多,球菌次之,螺旋状最少杆菌球菌螺旋状细菌的结构鞭毛荚膜菌毛芽胞特殊结构基本结构细胞核/核质细胞质细胞膜细胞

6、壁三、细菌的结构㈠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1、细胞壁主要功能①保护菌内容物、维持外形②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③完成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④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⑤某些成分与致病性有关细胞壁的结构革兰染色法(Gramstain):步骤:(1)细菌涂片、干燥、经火焰固定(2)结晶紫染色lmin,水洗(3)加碘液媒染lmin,水洗(4)加95%乙醇脱色30sec-lmin,水洗(5)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lmin,水洗吸干后镜检结果:革兰阳性(G+)菌呈蓝紫色革兰阴性(G-)菌呈红色原

7、理:(1)等电点:G+等电点低(2-3),带负电荷多,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结合牢固;G—(4-5).(2)细胞壁结构:成分、肽聚糖层数等临床意义:(1)对细菌的鉴别有重要意义(2)指导临床选择药物(3)研究细菌与致病性的关系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溶解,所以染色的前二步结果是一样的,但在G+细菌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分子太大,不

8、能通过细胞壁,保持着紫色。在G—细菌中,乙醇处理不但破坏了胞壁外膜,还可能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于是被乙醇溶解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衬托的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红色显示不出来。用革兰(Gram)染色可将细菌分成: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两类细菌细胞壁结构有很大的差异性。革兰染色法示意G+菌细胞壁的结构G+菌细胞壁的结构肽聚糖+磷壁酸细胞壁的结构(LTA)(1)、肽聚糖(Peptidogly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