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近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

鲁迅与近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

ID:41858357

大小:4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03

鲁迅与近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_第1页
鲁迅与近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_第2页
鲁迅与近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_第3页
鲁迅与近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_第4页
鲁迅与近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迅与近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鲁迅与近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发展导师推荐语:近代屮国新兴木刻艺术是在屮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採时期由鲁迅先牛从国外引进的。谢春同学的论文以独特的视角,站在历史的高度,史论结合,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中国新兴木刻萌芽、发展、繁荣、创新的历史演进过程,剖析了新兴木刻艺术的时代特质与文化内涵,体现出木刻艺术发展进程中之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和谐统一,揭示在木刻艺术自律与社会外力的相互碰撞下,功利性与艺术性Z间的辩证关系。文章观点鲜明,史料翔实,论证严谨,既丰富了中国新兴木刻发展史、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内容

2、,同时也为当下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历史史料和借鉴。陈廷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鲁迅,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是左翼美术运动的发起者和导航人,更是新兴木刻的奠基人。20世纪的中国,荆天棘地,向来敢于改造旧社会,敢于为民族呐喊、抗争,敢于直面鲜血淋漓的人生的鲁迅,以他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卓越的美术视野和艺术眼光,身体力行,大力倡导、扶持和培育中国新兴木刻,开展直面人生的木刻运动。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人民大众陷入水深火热Z屮而不能自救时,这种具有强烈生命力的艺术载体一一中国

3、新兴木刻艺术开始登上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舞台,从此便与中国的革命事业紧密相连,荣辱与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相关。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现在新的、年轻的、没有名的作家的作品站在这里了,以清醒的认识和坚强的努力,在榛莽中露出了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自然,这是很幼小的。但是,惟英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1)被称为“匕首”和“投枪”的中国新兴木刻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呢?鲁迅认为:其一,“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2)“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3

4、)可以说,中国的新兴木刻是随抗战应运而生的,国画、油画“那徘徊歧途的,落伍的,终于在炮火屮被毁灭了,而在这炮火屮热烘烘成长起来的,要算是木刻了”。(4)中国传统的国画和时髦的西画由于创作所需颜料价格昂贵,在物质极匮乏的战争年代自然就失去了生存的客观条件,再加Z油画和国画的创作内容远离现实,终日沉浸于苹果、静物、隐林山水Z间,在“为艺术而艺术”的象牙塔里构筑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当革命号角奏响Z时,艺术必须与革命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国画和油画便不再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了,木刻全然成为时代的宠儿,担负起抗战救

5、国的历史使命,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斗的艺术”、“大众的艺术”。(5)-方面,木刻“大都能从现实中提取他们创作的意欲,与中国的革命息息相关”。(6)新兴木刻之父鲁迅之所以扶持、培养木刻艺术,其旨意在于把木刻作为大众革命的武器,正如艾青所说:“中国的木刻从开始至成长,都是受着革命文学之父一一鲁迅先牛栽培、浇灌与维护的。因此,中国的木刻,就没有一刻离开过战斗的血统、人民的呼吸和旧势力的压迫。”(7)最初参与新兴木刻运动的青年,也无不具有用艺术来反抗现实改造社会的理想和抱负,另一方面,木刻制作过程简便,快速,

6、“虽极匆忙,顷刻能办”。(8)-把刀,一块木板,就能解决急需,并利用木刻复制性的特点,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可将一幅作品印成无数张,用于各种刊物和宣传活动。其二,道劲刚健的艺术表现力。鲁迅先生在《近代木刻选集》(一)的小引中如此评价木刻“力之美”:“所谓创作木刻者,不模仿、不复刻,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这放刀直千,便是创作底版画首先所必须。和绘画不同,就在以刀代笔,以木代纸或布。”(9)鲁迅极力介绍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版画,也止是因为她的作品刻出了对资本主义的无比愤恨和对无产阶级的深沉的爱,真正体

7、现了“力Z美”。这种艺术语式影响渗透在中国木刻的创作中,并形成了初期木刻创作总体风格。其实,力之美木身就是鲁迅美学观的一个表现,他曾在《半夏小集》的第七节中写道:庄生以为“在上为乌莺食,在下为蜷食”死后的身体,大可随便处置,因为横竖结果都一样。我却没有这么旷达。假如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却一点也不给癞皮狗们吃。养肥了狮虎鹰隼,它们在天空、岩角、大漠、丛莽里是伟美的壮观,捕來放在动物园里,打死制成标本,也令人看了神往,消去鄙吝之心。但养胖一群癞皮狗,只会乱钻,乱叫,可多么讨厌!此文发表在

8、1936年10月15日出版的《作家》第二卷第一期上,它的下一期就是鲁迅逝世纪念专号。这则短文可以说是对于敌人“我一个都不宽恕”的别解,是终一牛疾恶如仇的性格的遗言,也是鲁迅的美学观,鲁迅爱的是壮美。美感中的壮美、刚健、坚实,雄伟,与木刻性能的黑白光耀,对比强烈。明快,与反映生活的快捷、表现手法简练是有关的。鲁迅指出木刻的实用冃的,当革命Z时,版面的用途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这“顷刻能办”的效率和速度运动,还是与“力之美”台为一体的。看鲁迅的杂文,有一种作为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