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烽火》教案03

《内战烽火》教案03

ID:41858408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3

《内战烽火》教案03_第1页
《内战烽火》教案03_第2页
《内战烽火》教案03_第3页
资源描述:

《《内战烽火》教案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内战烽火教学目标:1.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讨论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资料:中共“七大”片断,指出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说明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今天我们来学习19

2、课“内战烽火”。二、自主、合作、探究:(一)学前热身。1、指导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自学本课。2、出示大屏幕“学前热身”。选择题:(二)合作探究。1、重庆谈判。互动1:首先出示《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提出问题:图片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何时?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做?点拨:美国的目的是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控制中国。互动2:既然蒋介石准备内战,但在抗战胜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出示历史背景资料:蒋介石的电文),蒋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这是为什么?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当时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内战尚未准备好,蒋介石想

3、用谈判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同时如果毛泽东不去,想把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互动3:出乎国民党意料的是,毛泽东去了重庆(出示图片《挥手之间》、《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你能说说重庆谈判的情况吗?(引导学生抓住时间、人物、结果等要素叙述)。互动4:为时43天的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在政治上的较量,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点拨总结:通过谈判,我党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国民党则陷入了被动。政治上的较量失败,使蒋介石彻底撕下了“和谈”面具,正式开始与共产党军事上的较量,全面内战打响了。2、全面内战。互动5:

4、出示大屏幕,蒋介石何时挑起内战?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互动6:全面内战爆发了,但在内战爆发第二年,(出示《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陕北》的图片)。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这是为什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出示《青化砭作战役要图》,点拨总结:解放军取得胜利是由于我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当然这也离不开毛泽东对人民信心的鼓舞。互动7:出示历史背景资料: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提出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学生从性质入手分析)师生总结:蒋介石发动战争不得人心,是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互动8:出示屏

5、幕:本课小回顾,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头一年里,战争主要在哪儿进行?解放区还是国统区?讲解:头一年里,蒋挑起内战,主动进攻解放区,我军在战略上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在我党正确方针的指引下,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互动9:战略进攻的突破口选在了大别山区,这是为什么?出示《挺进大别山》示意图,讲述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互动10:“新闻小发布”:从时间、领导人和军队,意义方面发布“挺进大别山”的新闻。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动脑筋”讨论意义。师生总结: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

6、武汉,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其他各战场转入了战略进攻。播放视频资料《挺进中原》提出问题:看完影片后,你有什么感受?他们靠什么成功挺进大别山?总结:从片中我们看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相当艰辛的,他们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勇气。像片中的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在重庆谈判中毛泽东也表现了这种“弥天大勇”。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一定要有勇气去面对和战胜它。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今天的课:你的课堂收获是:你感兴趣的是:你还想了解的问题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