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_杨玮璘

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_杨玮璘

ID:4185860

大小:171.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9

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_杨玮璘_第1页
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_杨玮璘_第2页
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_杨玮璘_第3页
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_杨玮璘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_杨玮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8卷第1期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t杨玮璘=摘要>在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士气低落的团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再像过去那样扮演权威角色,而是要设法以更有效的方法,激发员工士气。在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特别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构建企业整体激励的框架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体系构建=作者单位>杨玮璘,德兴铜矿退管中心近几十年来,关于企业激励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的层的分散与流动性,使其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代前沿和热门课题:博弈论、激励设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理问题)))

2、委托给董事会。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企业理论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且最富成果,极大地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丰富了微观经济学,构成了经济学的主流。与此同时,现代管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这一切,理科学也一直把企业管理激励作为研究的重要范畴;组织设在权益层内部对于权益层的个体而言,后者不得不经常在计理论、行为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等都是在管理激励目标下发/举手投票0无效的情况下,/用脚投票0,即卖掉股票走人。展起来的分支学科。自50年代以来,随着马斯洛(A.H.也正因为这样,使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

3、了企业激励的客Maslow)、阿特金森(J.W.Atkinson)、麦克莱兰(DayidMcCle-l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land)、赫兹伯格(F.Herzberg)、弗鲁姆(V.Vroom)、洛克(E.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A.Locke)、凯利(Kelley)和魏纳(Weiner)等诸多学者的研究(二)经营层。指在企业中专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发展,管理激励理论日益丰富。在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特与控制等职能的群体。这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事实上别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构建企业的控制者。

4、在经济学中,常将经营层与/企业家0,或代理人整体激励的框架显得尤为重要。联系在一起,而管理学中则常理解为企业管理者。在经济一、企业激励范畴划分学理论中,对于企业家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但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激励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利益相关群可以用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来判断这一理论对企业家体。具体可以划分为:权益层、经营层和操作层。理论的认可与否。如果遵循市场是均衡的观点,则认为竞(一)权益层。权益层指通过对企业投资(包括人力资本争可以使市场达到自动均衡,那么企业家也就没有存在的投资与非人力资本投资),并以法定途径获得企业所有权的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以

5、完全市场为前提假设的新古典主义整个群体。在通常情况下,权益层即企业所有股权持有人。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完全抛弃了企业家的概念。相反,马歇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企业终极所有者,即其对企业的所尔、科兹纳、奈特、利本斯坦、舒尔茨等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有权以最高合约)))产权的形式受法律保护。通过产权合约是非均衡的,企业家有使市场趋于均衡的作用。对于企业而享有包括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在内的一组权利。(2)承家角色的资格问题,各经济学家也各执己见,如张维迎认为担最大的不确定性。权益层不从公司中支薪,其惟一的收益只有一定资本的人才有资格充当企业家,资本是反应一个来自

6、企业生产经营的剩余利润。当企业经营好时,其是最大人经营才能的重要信息,而熊比特则只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其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也神方面认定企业家资格,甚至认为企业家具有一种凌驾于因此成为与企业相关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3)高流动属市场结构之上的/超人0的力量。不论如何,对企业家的行性。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保证了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为特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方面,即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这一群体的可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别是企业上市后,其证券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相对而言,管理学中的企业管理市场的流动性等同于企业权益层的流动性。者容易

7、被人将之与/企业保管者0相联系。虽然如此,企业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较企业家更为宽泛的概念,企业家包涵代理合约中的委托方。在企业激励过程中,一切的激励安排在企业管理者其中。我们将能以市场机会为驱动力,战略与机制设计,权益层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代企业性地果断决策,有效进行企业组织与控制激励的企业高层中,权益层绝对性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地动摇,主要是因为权益经营管理人员确定为企业经营层范畴。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09.(8).1#211#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8卷第1期一般而

8、言,经营层都是在企业支薪的,同时,享受以绩效泛地运用于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对这两个层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