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中法律常识》课件

《思修中法律常识》课件

ID:41862918

大小:76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9-03

《思修中法律常识》课件_第1页
《思修中法律常识》课件_第2页
《思修中法律常识》课件_第3页
《思修中法律常识》课件_第4页
《思修中法律常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修中法律常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讲 了解法律制度 遵守法律规范(下)1本讲主要内容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2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现行刑法是1997年修订颁布实施的,至今已经通过六部修正案。我国刑法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3罪行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派生原则:法律明确性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禁止类推南京同性恋卖淫案调查4犯罪的概念与特征犯罪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

2、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5犯罪构成定义:刑法规定的,反映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即构成犯罪的规格要件。犯罪构成的四要件:犯罪客体: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犯罪所侵害的社会

3、关;犯罪客观方面:一般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等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与过失;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与特定身份问题6犯罪客观方面之危害行为危害行为:“无行为则无犯罪”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不作为的构成条件:有法律上、业务上或先行行为导致的作为义务;能作为而不作为;不作为造成危害社会的后果。浙江省首例不作为故意杀人案终审判决7犯罪主观方面:故意和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第15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

4、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轻信的过失)8犯罪主体之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不满14周岁已满14不满16周岁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不负刑事责任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负刑事责任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9犯罪主体之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

5、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生理缺陷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排除犯罪的事由排除犯罪的事由,又称为犯罪阻却事由或正当化事由,即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依法不构成犯罪的事由。我国法定的排除犯罪的事由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1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目的条件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

6、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危险时间条件不发侵害正在进行中危险正在发生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针对第三者合法权益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限制条件无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其他说明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12防卫过当、避险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

7、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3我国的刑罚体系类型刑种刑期或内容执行机关主刑管制3个月-2年;数罪并罚不超过3年公安机关拘役1-6个月;并罚不超过1年;看守所有期徒刑6个月-15年;并罚不超过20年;监狱无期徒刑无期,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监狱死刑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附加刑罚金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法院剥夺政治权利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期限;监狱、公安没收财产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