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端午节的由来》(语文S版)

【教学设计】《端午节的由来》(语文S版)

ID:41867416

大小:177.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4

【教学设计】《端午节的由来》(语文S版)_第1页
【教学设计】《端午节的由来》(语文S版)_第2页
【教学设计】《端午节的由来》(语文S版)_第3页
【教学设计】《端午节的由来》(语文S版)_第4页
【教学设计】《端午节的由来》(语文S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端午节的由来》(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端午节的由来》教学设计育华中学付老师◆教材分析《端午节的由来》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课文首先介绍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然后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屈原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歌,会认本课生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并复述端午节的由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读懂课文,体会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正确、

2、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并复述端午节的由来。【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你们都知道哪些?他们都有什么习俗?相信在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端午节的由来》,看看端午节背后有什么样感人的故事。2.板书:端午节的由来3.资料宝库:屈原,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屈原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

3、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4.出示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2.师范读课文,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指导朗读。3.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我会读屋檐(yán) 香囊(nánɡ) 谗(chán)言 祭(jì)奠蛟(jiāo)龙菱(línɡ)角传颂(sònɡ)措(cuò)施诬(wū)陷 屋檐(yán)艾(ài)叶辅佐(fǔzuǒ)(2)我会写佩戴措施祭颂俗架(3)指导字音:“措、颂、俗”是平舌音,“尸、疏”是翘舌音。字形:

4、“施”的右半边不要写成“也”。“疏”的左半边最后一笔是提,右半边第四笔的点不要漏掉。(4)理解词语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悲愤:悲痛愤怒。4.听录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价,如果他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就奖励红星给他。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真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愤然跳江的屈原,人们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水族侵害。后来,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往水

5、中投粽子,一直流传到现在。2.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说一说,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端午节的风俗和历史。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屈原遭陷害,最后投江自尽。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想方设法地祭奠他来寄托哀思。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至今端午节那天仍保留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四、三读课文,深入感悟:在识字王国里,同学们结识了这些新朋友,让我们与这些朋友手牵手,一起走进课文殿堂,共同探讨思考问题。1.学习第一部分❤朗读第一部分,想一想,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是由何而来的呢?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6、喝雄黄酒、插艾叶等。由来:纪念屈原,至今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学习第二部分❤认真阅读3-4自然段,想一想,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著名的诗人”“有名望的官员”,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百姓对他十分爱戴”。“百姓对他十分爱戴”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为下文描写屈原投江自尽,人们去救他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这样一位爱国、有才、深受百姓喜爱的人,却受到了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屈原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这些措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权贵们是怎样诬陷屈原的?他们想方设法诬陷屈原,无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结合课文内

7、容,理解“想方设法”“无中生有”吗?想方设法:开动脑筋,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昏庸的楚王听信了谗言,把屈原流放到南方。即便如此,屈原仍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着人民的疾苦,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诗歌。例如:(1)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我擦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即使是身死,壮士们的灵魂也还在继续战斗着,那魂魄依然可以在鬼魅的世界中称雄。)❤老师提问: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