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ID:41881521

大小:1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4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说明:试题供学到第二册第九章机械振动的同学使用第Ⅰ卷一、选择题(4×12=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1、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当发动机熄火后,行驶速度越来越小,在这个过程中:  A.汽车的能量正在消失  B.汽车的动能转化为它的势能  C.汽车的动能不断减少  D.汽车的机械能守恒2、用吊车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吊到A高度处,在这个过程中:  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mgh,重力势能增加mgh  B.物体克服重力做

2、功mgh,重力势能减小mgh  C.重力对物体做功mgh,重力势能减小mgh  D.重力对物体做功mgh,重力势能增加mgh.3、一座摆钟走慢了,要把它调准(即把钟摆的周期调小),正确的做法是:  A.缩短摆长  B.增长摆长  C.增大摆锤的质量  D.将摆钟移到重力加速度较大的地方x/m4、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4s末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向最大  B.4s末振子的位移为-0.02m  C.振动周期是5s,振幅是0.02m  D.1s末,振动物体的速度为正向最大5、如图所示,光滑槽的半径R远大于小球运动的弧长,现有两个小球(视为质点)同

3、时由静止释放,其中甲球开始时离圆槽最低点O较远些,则它们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在()A.O点B.O点左侧C.O点右侧D.无法确定,因为两小球的质量关系未知6、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铁块A和B,分别从两个高度相同的固定的光滑斜面和圆弧斜坡的顶点滑向底部,如图所示,如果它们的初速度都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滑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相等B.它们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C.它们到达底部时速度相同D.它们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7、在离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A.B.

4、C.D.8、一木块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若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S1,与此同时木块沿水平面移动了S2,设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则在子弹进入木块的过程中:A.子弹损失的动能与木块获得的动能之比为(S1+S2):S2;B.子弹损失的动能与系统获得的内能之比为(S1+S2):S1;C.木块获得的动能与系统获得的内能之比为S2:S1;D.木块获得的动能与系统获得的内能之比为S1:S2.9、当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时,物体的速度是2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m/s2)A.提升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12JB.提升

5、过程中手对物体做功2JbOaC.最后物体的动能为2JD.提升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10、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A.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B.a处为拉力,b处为推力C.a处为推力,b处为拉力D.a处为推力,b处推拉力11、如图所示,用细绳系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受力说法正确的是()A.只受重力B.只受拉力C.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D.受重力和拉力12、我国航天事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6、。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神舟号飞船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风云二号离地面的高度是36000km,神舟号飞船离地面的高度是340k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线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风云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号飞船的向心加速度;C.风云二号的线速度大于神舟号飞船的线速度;D.风云二号的周期大于神舟号飞船的周期。第Ⅱ卷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15、(4分)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用刻度尺测量了单摆的摆长L,并用秒表测得单摆在t时间内恰好完成n次全振动,则可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为。16、(6分)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7、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用公式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是纸带是打第一个点的瞬间开始自由下落的,为此目的,所选择的纸带第1、2两点间距应接近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为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五个点,O为起始点,A为第10个点,各点至O点的距离如图(单位:mm)。重锤的质量为1kg,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打B点时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为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由此得出结论,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不守恒)。(其中计时器打点周期是0.02s,g=9.8m/s2)(3)即使在实验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