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秋西南大学音乐美学【0844】机考答案

17秋西南大学音乐美学【0844】机考答案

ID:41892244

大小:32.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17秋西南大学音乐美学【0844】机考答案_第1页
17秋西南大学音乐美学【0844】机考答案_第2页
17秋西南大学音乐美学【0844】机考答案_第3页
17秋西南大学音乐美学【0844】机考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17秋西南大学音乐美学【0844】机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音乐教育2017年2月课程名称【编号】:音乐美学【0844】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答:在音乐创作的修改过程中,创作者其实是以一个审美观照者的身份来对待自己的作品的,即作曲者是将自己作为表演者或听者,用自己的内心听觉,来“演奏”和审视自己的作品,并把从中获得的体验与自己的咅乐审美理想进行比较,然后对作品偏离咅乐审美理想的部分进行修改,使其逐渐接近自己的审美理想。谱写出来的音乐,与音乐的审美理想总会存在距离,造成这种距离有技术的原因一一不能为自己头脑中的音乐意象寻

2、找到准确的音乐音响,也有审美理想自身的原因一一头脑中的审美意象本身就是难以捕捉的。因此,当一个作品从想象中的审美对象变成一个切实可感的听觉审美对象时,它与审美理想往往是有距离的。“所有的作品都是有遗憾的作品”Z说的道理就在于此。4、你认为现代美学理论对音乐表演艺术有哪些新的启示。答:(1)听觉审美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音乐欣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感性体验活动,这种感性体验活动同人类的理性思维一样具有人性的独特品格。(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音乐欣赏的本质是一种感性体验活动,通过听觉的感性体验直接唤起精神上

3、的愉悦,才是这种活动所固有的、也是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结果,而追求这一结果,正是音斥欣赏者实施音斥欣赏活动的根本目的之所在。(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理性认识在音乐欣赏中并非无所作为,在一定条件下,理性认识的介入将有助于审美感受的获得。上述事实说明,经由音乐欣赏所唤起的审美体验,是超越了一般认识活动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其感性的、直观的木质不容改变。归根结底,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艺术,赏心悦“耳”才是音乐艺术的根本价值,也是音斥欣赏活动所固有的本质特征。5、西方现代音乐表演形成的历史条件。答:(1)

4、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广大的第三等级。(2)随之而*的是音乐家们也逐渐摆脱了王公贵族和教会的控制,成为以音乐为生的自由艺术家。一、简答题:(共5题,10分/题,共50分)1、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答:(1)•强调实证,重视逻辑思辨(2).注重音乐本体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3)•由古至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4)•积极扬弃传统,不断开拓创新(5)•崇尚理性,忽视感性2、简述音乐表演创造的吋代性与历史风格的关系。答: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作为一项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和理想是必须坚持的,那种完全不顾作品的历史风格,

5、而片面强调音乐表演的现代化,或只是局泥于作品的历史风格,而完全排斥表演的时代精神的极端化的观点和做法是应该避免的。而且正像我们在论述音乐表演的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时所指出的那样,在咅乐表演的历史性与时代性Z间寻求某种平衡,做到二者完美的协调与统一也是有可能的。只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表演者的美学观念和个人条件的不同,在实际演奏中侧重于某一方面,或强调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或者突岀音乐表演的时代精神,这不仅应该允许,而且是有益的,因为它可能导致音乐表演风格的多样化,并且有利于音乐表演者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挥。3、为什么说

6、“所有的作品都是有遗憾的作品”?(3)歌剧院与音乐厅的出现,为现代音乐表演提供了场所。(4)乐器的不断改良为现代咅乐表演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手段。(5)演奏技巧的丰富与提高是现代音乐表演产生与发展的又一基本条件。(6)记谱法的逐步完善,为记录与传承音乐提供了保证。二、论述题(共2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30分,共50分)1、如何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答:(1)现代音乐美学怎样看待音乐表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具备音乐表演的技能,完满地表演与再现音乐作品,而且还要具备对音乐作品进行创造性解释和体验的能力;不仅

7、要对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和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述要站在新时代的立场上,运用当代的审美眼光,对音乐作品的意义作出新的理解和解释,填充和丰富它的内涵。(2)怎样看待原作。从美学的观点来看,音乐作品的原作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其一是作曲家对这部音乐作品的创作构思,用美学的话来说就是作曲家进行音乐创作时的意向性活动,它虽然是作曲家头脑中的意向性活动,并没有形成为某种物质形态的客体对象,但它却是音乐原创的根本性要素,作曲家生动的乐思是音乐作品的活体,没有这个活体就不会有咅乐作品的产生。其二是是记录作曲家创作构思的乐谱。把上

8、述两种要素用一句话來加以概括,即音乐作品的原作是通过乐谱记录下来的作曲家的创作构思,或者说,是体现作曲家创作构思的乐谱。(3)音乐表演者创造性的体现。现代释义学提出的〃视界融合”为音乐表演的创造性注入了新的内涵。视界融合,既不同于历史释义学,仅仅是历史的重建和还原,也不是只有现实视界、脫离原作去进行随意的解释和处理,而是把历史视界和现实视界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