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和探究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和探究

ID:41892764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4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和探究_第1页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和探究_第2页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和探究_第3页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和探究_第4页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和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和探究摘要高职教育要想稳步发展,同时强化自身特色就要不断地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本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进行了介绍,同时建立了工学结合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梯队建设、推进实践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的改革方向。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工学结合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同时对于促使高职教育特色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怎样去构建高职机电一

2、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成为今后教学基础建设的工作重点。1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高新技术性。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微电子技术与传统机械行业深度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应用与各相关行业的一种高新技术。(2)岗位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对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决策进行实施并转化成产品。(3)实践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由于其极强的操作性,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之外,以企业和实训为中心,

3、按照实际情况制订实践体系。(4)地区性。高职教育是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而形成的,要根据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现代化的需求和变化来变化和扩展其内涵,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地区性。2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方向2.1工学结合、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1)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概述。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学期数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步递进进行,这就是所谓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递进式就是要求只有当技能教学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任务过关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继续进行这一阶段的学习

4、。在实践教学的各个阶段,根据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项目化形式体现实践教学内容,其模式如图1所示。实践教学按金字塔自下而上分为:基本技能、专业单项技能、综合顶岗实习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针对电路基础、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构分析与设计等课程,在校内专业教室、实训室进行的,以“学做结合”为主要手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训,如金工实训、电子工艺安装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等,考核由专业老师执行,达到这一要求方能进入下一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单项

5、技能训练是针对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技能课程,以“工学交替”为主要手段在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实施的单片机技术实训、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还要鼓励学生参加技能鉴定部门组织的考试,学习相关技术知识,获得相应的中级维修电工证、电工上岗,考核将由学院统一组织。第二层次的训练达到要求后进入实践教学的最高层次,即综合顶岗实习阶段,综合顶岗实习是开设职业技能拓展实训课程,学生分组进行“综合顶岗”,主要在生产企业完成。这种实训是在真实的工作场所进行的,指导老师和企业师傅根据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实训计划

6、和考核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技能。(1)工学结合实践概述。工学结合大体分为职业素养养成、训练专业技能和毕业实践三个阶段。第一个暑假主要是让学生在学院产学合作工作站平台的帮助下进入企业亲身经历在企业工作的日子、了解企业的职业环境,培养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第二年为专业技能训练阶段,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训基地,参与技术工作,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知识,企业师傅和校内指导老师将对实习情况进行考核。第四个学期的最后两个月和暑假两个月共四个月为第二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实习结

7、束后需对实习经历和经验进行总结,记录专业弱点和难点,回校后针对性地进行弥补。第三阶段安排在第六学期,时间为2〜4个月,为毕业实践。毕业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企业通过这一途径对学生进行就业试用,考核合格者录用。2.2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效果和特色的关键。这种实践教学体系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突出工作任务,强化技能培训。2.2.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立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设计职业岗位结构,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以技术应用能

8、力为主体富有特色的“T”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T”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如图2所示。把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贯穿于目标体系建设的始终,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各占一半,保证高质量实践教学,形成科学实践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技能、专业单项技能、综合顶岗实训。设计教学体系时应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将其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实训中心为平台,完善课程教学,完成"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两大中心任务。严格实行“双证制”,大学期间不仅要拿到毕业证,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必不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