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脉冲治疗慢性疼痛新进展

高频脉冲治疗慢性疼痛新进展

ID:41892780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4

高频脉冲治疗慢性疼痛新进展_第1页
高频脉冲治疗慢性疼痛新进展_第2页
高频脉冲治疗慢性疼痛新进展_第3页
高频脉冲治疗慢性疼痛新进展_第4页
高频脉冲治疗慢性疼痛新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频脉冲治疗慢性疼痛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频脉冲治疗慢性疼痛新进展【摘要】高频脉冲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疼痛物理疗法,它在治疗疼痛中具有很多治疗潜力。高频脉冲疗法作为常规持续高频疗法(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使用至今)的变异疗法,它在疼痛治疗中起到了许多常规疗法无法达到的效果,如避免局部组织破坏和疼痛后遗症等。高频脉冲疗法的这个理论上优势在神经性疼痛治疗中更为显著,因为对于神经性疼痛,常规持续高频疗法是相对禁忌的。本综述主要从高频脉冲治疗的历史,机制和临床这三个方面进行回顾。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增加临床工作者对高频脉冲疗法的了解,提高慢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疼痛。【关键词】高频

2、脉冲治疗;慢性疼痛1前言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Cosman和他的助手制造了世纪第一台常规持续高频发生器,但从1974年开始常规持续高频发生器首次应用于疼痛治疗[1]。在使用初期,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使常规持续高频疗法仅仅应用于颈部和腰部疾病的治疗。但是,从1981年后22号射频套管的应用,使临床医生可以进行精确组织定位进而减小治疗带来的组织损伤范围[2],之后的治疗中,常规持续高频疗法被广泛用于各种疼痛疾病,范围包括从腰神经根疼痛[3]到肋间神经性疼痛以及颈源性头疼等。但是,由于治疗可能造成运动功能障碍和传入神经阻滞综合征等并发症,阻碍了它的临

3、床推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频脉冲疗法技术的发明主要是作为常规持续高频疗法的一种替代疗法。1995年奥地利会议中,亚美尼亚科学家Ayrapetyan提出常规持续高频疗法是通过组织暴露于磁场后发挥疗效的,同时Cosman等后续的理论研究发现常规持续高频疗法产生的磁场太弱几乎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但他们也发现似乎快速转换的电场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在随后的讨论中,Cosman,Sluijter和Rittman等重点讨论高频脉冲疗法的概念上,从理论上来讲,高频脉冲疗法是通过髙频能量进而达到调节电场能作用,同时也不会造成组织热损失。在这次会议后的几个月内

4、,电子学设计了高频脉冲发生器的原型。在1996年初,Sluijter使用这个机器进行了最初的临床试验,并在1998年首次发表了关于高频脉冲治疗背根神经节疗效的临床报道。2作用机理常规持续高频疗法使用高频交流电作用于目标组织上进而形成凝固性坏死,造成组织破坏的探头温度介于6(rc到80°Co由于组织温度随着与电极探头的距离增大减低特别明显,因此常规持续高频疗法形成的损伤区域常常很局限,组织损伤的范围与组织温度、电极的规格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与常规持续高频疗法相反,高频脉冲疗法在极短的时间内(20ms)对目标组织使用高频电流高压放电,然后暂停48

5、0ms使热度消退,通常保持目标组织的温度维持在42°CO尽管传统理论认为高频脉冲疗法不会造成组织的热损伤,但Cosman[9]等研究证实高频脉冲疗法产生的热量也会造成组织损伤;在体外蛋白试验中也证实了高频脉冲疗法使用的电极温度在6(rc或者更髙,足以产生组织破坏。但是,在大鼠的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节上使用高频脉冲疗法后的组织病理学染色发现其职能引起暂时性的神经内膜水肿,这与常规持续高频疗法产生的沃勒变性结果正好相反,相同的研究也同样证实高频脉冲疗法产生的组织破坏明显小于常规持续高频疗法。因此,高频脉冲疗法作用方式造成的热损伤是最低的,对组织损

6、伤也是同等类型治疗中最小的。由于高频脉冲疗法不是通过热损伤进而形成疗效,因此,它的作用机理一直存在争议。但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证实,高频脉冲疗法可以改变突触信号进而形成电穿孔。受到普遍公认的高频脉冲疗法治疗原理如vanZundert等[13]研究证实,它通过快速改变电场进而改变了疼痛信号传导通路中所谓的即刻早期基因c-Fos的释放,他们研究[13]证实67£时常规持续高频疗法,42*时高频脉冲疗法持续120s或42*高频脉冲疗法持续8min都可以增加大鼠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这种治疗效果可以在治疗后持续7天,这些结果不仅仅提示c-Fos活化

7、机制是独立于温度变化的,同时也证实兴奋性C纤维抑制及长期抑制作用也可能是高频脉冲疗法的作用机理之一。但是,这些研究结果不同程度的否定了Higuichi等的先前研究结果,Higuichi等研究发现,仅仅在38*的高频脉冲治疗时大鼠脊髓背角I和II层出现了c-Fos免疫反应增加,在38*常规持续高频疗法和对照组中没有变化。以往的研究结果[15]说明c-Fos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内机制有关,也说明高频脉冲治疗中c-Fos表达的上调也可能与其机制无关。除了c-Fos变化外,活化转录因子-3(细胞应激指标)也会在高频脉冲治疗后增加,但这种变化只能发生在小径

8、的C和Ad纤维中,与c-Fos类似,其机制目前也不清楚。3临床应用目前关于高频脉冲疗法治疗疼痛功效的研究较少,此外,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都是进行文献回顾或者仅仅包含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