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杜甫

XX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杜甫

ID:41895638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4

XX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杜甫_第1页
XX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杜甫_第2页
XX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杜甫_第3页
XX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杜甫_第4页
XX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杜甫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杜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杜甫?【杜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2、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寻常”意思是平常的意思,“几度”是多次的意思,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世,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生活的无限怀念。3•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丽

2、的时候,在这暮春时节再次遇见了你。“落花时节”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点明了时节是暮春,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丨表达了作者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他对于祖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2、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拟

3、人的手法,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赋予了泰山神奇秀美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泰山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形象。3、画面描写。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摇荡,目送归鸟入巢,眼角几乎瞪裂。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观群山低矮渺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忧国感时思亲

4、悲己2、首联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其中“破”“深”两字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分析好在哪里。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山河依旧,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这两句诗用春草的茂盛反衬城中的萧条景象,突出战乱的危害,表达了诗人的伤时忧国之情。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3、画面描写国都沦陷,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草木一片荒芜沉寂。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战火已经燃烧了数月,此时若得一封家书,能抵得过万两黄金。因烦恼而搔头,使白发更稀疏,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主旨:表现了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2、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6、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示例1: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怒号”,“怒号”二字把秋风拟人化了,读之如闻秋风咆哮,风势极猛,声音极大。示例2: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卷”,“卷”有席卷、裹挟之意,突出了风力大而猛烈,极有气势。示例3: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三重”,狂风卷起层层茅草,“三重”一词突出了被卷走的茅草之多,反衬出秋风的大和猛烈。3、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名的理解。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

7、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羌村三首》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椅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对动荡时局和国家命运的忧虑。2、诗中“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状?生产的破坏,时世的艰难,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现实。《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

8、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