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

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

ID:41902553

大小:9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_第1页
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_第2页
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_第3页
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件编号FS/QC-02-07版次A0贝次第1页共4页作业文件标题: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苏州市冯氏飯金有限公司SUZHOUFENGSHISHEETMETALCO.,LTD1.0作业目的1.1确保尺寸及外观符合图纸和客户要求。2.0作业适用范围2.1每道工序在生产前的检验首检;2.2所有产品在各工序生产中的巡回检验---巡检;2.3所有产品在完成所有工序后的包装前检验。3.0作业前的准备3.1作业前对所需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点检,并确认是否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3.2按《编排产品生产及维修记录》所提供的送检产品编号、版本号核取相对应的图纸。3.3参考图纸的相关要求取用计量器具、辅助器具。4

2、.0作业流程4.1首检4.1.1根据图纸检测材质及料厚是否与图纸一致;4.1.2检测产品表面之划伤、压痕、毛刺等外观缺陷是否符合图纸及客户的要求;4.1.3检测所有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之公差范围,其工序包括剪切下料的尺寸;4.1.4点焊前监督和确认是否使用合理的定位夹具,以确保点焊配件与主体的尺寸;4.1.5检测点焊配件与CASE接合后的相关内容。4.1.5.1点焊出之毛刺的高度不得大于0.1mm,且不能影响喷涂或电镀之效果;4.1.5.2A焊处不得有针孔;4.1.5.3点焊边不得显现波浪状起伏;4.1.5.4CASE点焊接合面,所能承受之拉力、压力及剪力最小值为16KG,并要求能(单

3、位:mm)持续一分钟;4.1.5.5点焊时接触点之直径规定:T=0.50mmD二3(Min.)T=0.70〜1.20mmD=5(Min.)T=l.60mmD二6(Min.)T=2.0〜2.6mmD二8(Min.)T=3.2mmD=10(Min.)备注:以上“T”代表料厚,“D”焊点直径。4.1.6检验所有螺钉规格与型号是否与图纸相符。4.1.7检测螺钉与CASE接合后之相关内容。4.1.7.1钉头端面是否与接触面相平行;4.1.7.2钉头与产品接触面不可有缝隙;拟制审核核准拟制日期审核日期核准日期癒7苏州市冯氏板金有限公司SUZHOUFENGSHISHEETMETALCO.,LTD文件

4、编号FS/QC-02-07版次A0作业文件标题:制程检验和实验管理规定页次第2页共4页4.1.7.3螺钉与产品接合(如钾合、压合)其接合处之破坏强度(压力、推力与扭力)之检验。其具体值如下:规格压力、推力(单位:kgj扭力(单位:kg-cm)公制英制M2x0.4#2-565Min.4Min.M3x0.5#4-4010Min.6Min.M4x0.7#6-3220Min.10.5Min.#8-3225Min.16.5Min.M5x0.8#0-3230Min.21.0Min.4.1.8检验材料在覆膜前是否有划伤、压痕、变形、杂质等不良;覆膜后材料上保护膜是否平整、无皱起和划破等不良。4.1.

5、9检验材料或产品经拉丝后是否仍有未去除的划伤和毛刺等;如果是SPCC的材料,还需监督将表面立即刷上防锈油。4.1.10烧焊前监督与确认是否使用合理的定位夹具,以确保烧焊配件与主体的尺寸。4.1.11检测烧焊位置、方向、尺寸等是否与图纸相符。4.1.12检测烧焊处是否有针孔、堆焊等不良现象。4.1.13检测烧焊后的产品是否有按图纸要求进行打磨,并确认打磨后表面质量是否影响表面处理后的外观质量。4.1.14检验丝印前的产品表面是否符合产品要求,丝印后需检验产品表面质量、丝印内容、色差、附着力等。4.1.15首检确认OK必须将确认结果记录于《编排产品生产及维修记录》通知生产负责人进行批量生产

6、,并将合格首检品签名后交给制造课置于相关作业站点。以供生产和巡检过程作对照。4.1.16首检确认OK必须将详细检验结果记录于《制程检验记录表》。4.1.17首检确认NG必须将确认结果记录于《编排产品生产及维修记录》通知调校师傅重新调校并送检。4.1.18如作业员重新开机或更换刀具、模具,前2PCS产品必须由IPQC确认合格后才可继续生产,若确认NG则按4.1.17执行。4.2巡检4.2.1外观检查频率5次/小时;尺寸检查频率2次/小时。4.2.2生产量小于10PCS/批次,经首件确认合格后无须巡检和做制程度检验记录。4.2.3外观检验以签单样板为参考,以图纸和客户要求为标准。4.2.4

7、尺寸检验以图纸或SIP和SOP的尺寸及公差作控制。4.2.5巡检项目除首检内容4.1.1〜4.1.14所列举的以外,还需对产品的标识、防护以及摆放方式做确认。4.2.6检验完毕需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制程检验记录表》上,如结果为NG须在《编排产品生产及维修记录》上标注NG,并通知调校师傅重新调校并送检。且须追溯已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则用“待处理标识牌”将已生产的产品作区分和隔离,并开出《不合格品处理报告》交QE作处理。4.2.7注意操作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