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登高》(粤教版)

【教学设计】《登高》(粤教版)

ID:41905272

大小:357.9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4

【教学设计】《登高》(粤教版)_第1页
【教学设计】《登高》(粤教版)_第2页
【教学设计】《登高》(粤教版)_第3页
【教学设计】《登高》(粤教版)_第4页
【教学设计】《登高》(粤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登高》(粤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登高》◆教材分析《登高》是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中的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

2、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2.赏析诗歌

3、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感悟本首诗歌的深远意境。◆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副对联,让学生说出对联所写的人物是谁,从而引出杜甫及作品《登高》。上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下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二、介绍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

4、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三、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在夔州登高时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

5、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写成了《登高》。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四、诵读诗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诗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内容结构。明确:《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五、研读诗文,深入鉴赏(一)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诗人对它们进行

6、了怎样的描写?明确: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2、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老师点拨: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7、。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明确:意境:凄凉。诗人的情感:孤独无依、漂泊痛苦。(二)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诗人对它们进行了怎样的描写?明确:两种:落木、长江。诗人用“无边”“萧萧下”描写“落木”,用“不尽”“滚滚来”描写长江。2、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老师点拨:第一句,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

8、2年,卒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