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理解》教学设计

粤教版《理解》教学设计

ID:19967088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粤教版《理解》教学设计_第1页
粤教版《理解》教学设计_第2页
粤教版《理解》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粤教版《理解》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教育出版社3.1《理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他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学重难点: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他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理解与宽容》,首先看教材上:“探究园”,烦恼倾诉室,思考这两个问题。(出示图片)新课教学: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会看到。比如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到底要不要告诉老师,自己应该怎么解决?或者像这样的家庭纠纷,比如有些同学平时比较喜欢打电脑游戏,但有一次老师让你去查资料,结果你一回家打开电脑你的妈妈就在旁边说你了,你这

2、时候觉得很委屈,究竟该怎么样和妈妈解释呢?就像这里的材料里显示的,妈妈可能生活在富裕的时代了,比较讲究营养,而奶奶则是从贫苦岁月里走过来的,要节省,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可是究竟应该怎么解决呢?(学生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如下意见)(1)小苏最需要的是心胸豁达,理解对方;(2)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做一次“换位思考”;(3)坚信只要自己做得对,对方迟早会明白;(4)对他人的缺点、过失与错误不予追究;(5)对他人的误解做到泰然处之,通情达理;(6)不要强求他人理解自己,对他人要有耐心,力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7)不能因为别人误解而怀恨在心,要在生活中以诚交心,学会忍让。家庭

3、纠纷,则要学会互相交流与沟通。(出示:理解与宽容)过渡:咱们先来看一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一课呢。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学会理解与宽容才能获得更多的友谊,否则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是很不招人喜欢的。其次,现在的家庭里面,独生子女多了,很多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都要依着自己的性子来,可是来到同学中间,来到社会上的话,就不会有人专门宠着你了,必须要学会理解与宽容,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3/3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示图片)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见解存在,方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朝气,许多新生事物的诞生,正是由于在不同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正因为个人与他人的不同见解存在,也才会使得自己从

4、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自己固有的见解原本就是错的,借助他人的见解可能使自己获得新的进步。人与人交往中的不同见解会使人与人之间言行举止有异,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理解了他人,就不会因他人与己见不同而生出隔阂,产生矛盾。理解了他人,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释放、自我解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必须从理解开始。(出示活动:哪些是理解与宽容的表现,为什么)(学生回答)根据材料分析:(1)这两个人到底谁比较聪明一点呢?很明显,小天等对方发言完毕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方面体现他的大度,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在对方陈述的观点上先作一番评价再来讲述。(2)第二个很明显

5、不是理解,明争暗斗的话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3)遇到这样的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说通小张一起去看望老师。(4)大家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不管怎么样,不要觉得妈妈的唠叨是一种累赘,学会站在妈妈的角度来思考一下,她的出发点总是为你好。过渡:什么是理解他人?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他人呢?(学生回答)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尊重是理解的前提。(出示图片)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对于威胁自己自我价值的人,人们有强烈的排斥情绪。卡耐基提醒我们,应该避免指责对方,当发现别人有明显的错

6、误时,应用支持别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用卡耐基的话说,就是“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别人你比他聪明”,否则,会使别人很反感你。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除了尊重别人,还要做到与人为善。理解他人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将心比心”、“由此观彼”。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一看世界,看一看问题,从而获得对他人的理解,对整个社会的理解。理解,它也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首先自己必须学会理解别人。当你埋怨得不到理解时,你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做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比如当你和一个同学发生冲突时,你可能满脑子对他的不满,满脑子都是你的道理,可是,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他会怎

7、样想?如果你不理解你的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那么,请你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下,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情绪是什么?他的思路是什么?3/3广东教育出版社如果你对家长不满、不理解,那么你可以想一想,他的角度到底是什么呢?我爸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我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下,你就会明白。明白之后,你就获得一点调试彼此关系的智慧。(活动: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学生回答)(小牛的故事)谈谈你从故事中明白哪些道理?为什么父子俩都拉不回那头牛,而妈妈却能轻易地拉回来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