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12初三数学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南京2012初三数学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ID:41924994

大小:59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4

南京2012初三数学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_第1页
南京2012初三数学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_第2页
南京2012初三数学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_第3页
南京2012初三数学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_第4页
南京2012初三数学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2012初三数学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卷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答卷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用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直接答在答卷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2的相反数是(▲ )A.-2B.2C.D.-2.南京梅花山是全国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近年来,梅花山的植梅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品种不断出现,如今的梅花山的梅树约15000株,这个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B.C.D.3.计算的结果是(▲)A.B.C.D.4.

2、关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必经过点(1,1)B.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C.两个分支关于x轴成轴对称D.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5.已知抛一枚均匀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连续抛一均匀硬币2次,必有1次正面朝上B.连续抛一均匀硬币10次,有可能正面都朝上C.大量反复抛一均匀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在50%左右D.通过抛一均匀硬币确定谁先发球的比赛规则是公平的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格点A,B,C作一圆弧,点B与下列格点的连线中,能够与该圆弧相切的是( ▲ )A.点(0,3)B.点(2,3)C.点(5,1)

3、D.点(6,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7.=▲.8.分解因式:=▲.9.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DCBO10.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填“甲”或“乙”).11.在△ABC中,若∠C=90°,cosA=,则tanA=▲.12.如图,△ABC的3个顶点都在⊙O上,直径AD=2,∠ABC=30°,则AC的长度为▲.13.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2),且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

4、大而减小,写出一个符合这个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4.已知⊙O的半径为5厘米,若⊙O′与⊙O外切时,圆心距为7厘米,则⊙O′与⊙O内切时,圆心距为▲厘米.15.在Rt△ABC中,∠C=90°,AC=1,BC=2.以边BC所在直线为轴,把△ABC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的侧面积是▲.16.已知,则▲.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88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6分)计算:.18.(6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第18题)19.(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0.(6分)在四边形中,对角

5、线AC与BD交于点O,△ABO≌△CDO.(1)求证: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第20题)CDOABO(2)若∠ABO=∠DCO,求证:四边形为矩形.21.(6分)图①表示的是某综合商场今年1—5月的商品各月销售总额的情况,图②表示商场服装部各月销售额占商场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情况,观察图①、图②,解答下列问题:(1)来自商场财务部的数据报告表明,商场1—5月的商品销售总额一共是410万元,请你根据这一信息将图①中的统计图补充完整;(2)商场服装部5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3)小刚观察图②后认为,5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6、22.(7分)如图,某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确定隧道AB的长度.已知在离地面1500m高度C处的飞机上,测量人员测得正前方A、B两点处的俯角分别为60°和45°.求隧道AB的长.(参考数据:=1.73)23.(7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一次乒乓球单打比赛,要从中选出两位同学打第一场比赛.(1)请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概率.(2)若已确定甲打第一场,再从其余三位同学中随机选取一位,求恰好选中乙同学的概率.24.(8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1)求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2)若P(n,y1),Q(n+2,y2)是

7、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的两点,且y1>y2,求实数n的取值范围.25.(8分)如图,在△ABD中,∠A=∠B=30°,以AB边上一点O为圆心,过A,D两点作⊙O交AB于C.(1)判断直线B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ADBOC(2)连接CD,若CD=5,求AB的长.26.(8分)七年级我们曾学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常可利用它来解决两条线段和最小的相关问题,下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道习题:如图1,已知,A,B在直线l的同一侧,在l上求作一点,使得PA+PB最小.ABlABlB′PO图1图2我们只要作点B关于l的对称点B′,(如图2所示)根据对称性可知,PB=P

8、B'.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