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中透析老子的水德哲思

从《道德经》中透析老子的水德哲思

ID:41929725

大小:24.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5

从《道德经》中透析老子的水德哲思_第1页
从《道德经》中透析老子的水德哲思_第2页
从《道德经》中透析老子的水德哲思_第3页
从《道德经》中透析老子的水德哲思_第4页
从《道德经》中透析老子的水德哲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道德经》中透析老子的水德哲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道德经》中透析老子的水德哲思陈璐20126104文传一班【摘要】作为老庄哲学的经典著作,《道德经》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先哲思想。本文从《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思想出发,探析老子“水德”思想的处世意义。【关键词】水德上善若水以柔克刚不争谦下《道德经》所体现的老子思想富有哲理,“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理念,道是万物之始,天地万物源于“道”。而“水”几于道,是道的化身。老子以水喻道,阐述了“水”哲学内涵,未见其身,已闻其声,涓涓细流,却有大海的磅礴气势;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至柔之水,却能穿透天下至坚之物。老子的水徳哲思自古及今都具

2、有深刻的处世意义。一、上善若水,寡欲不争水流遇高山绕道从不邀功,安于低洼之处从不抱怨。大自然这一平凡的现象被老子赋予了新的蕴意,富有人文色彩。在老子的眼中,水具有低调内敛、沉稳不张扬、与世无争的高尚品格。通常认为,一味的不争则可能无法成就大事,其至一生都毫无作为。但水并不是单纯的默默无闻,水德所蕴含的重要内涵在于其养育天地万物的使命。大海无水将恐渴尽,草木无水将恐枯槁,生灵无水将恐灭绝。水是世间万物生存的物质基础,使万物生机盎然,是生命之源。而道是万物之源,水是道的具体表现,水德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具体内涵。《道德经》的第八章提

3、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不争而善胜,世间万物生存依靠水生存,水滋养万物却不求回报。水的一生都在自谦,造化众牛是水的使命。水无欲无求,水的清澈看似能够一眼望透,然而其雍容大度是无法企及的。老子所强调的不争理念体现了其“无为”的思想,老子不提倡水的有为作用,认为有为则会限制水德。“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即顺应规律、白然而然的作为。“不争”即“不刻意为Z,不娇柔做作,不盛气凌人”。水生来润泽大地万物,滋养万物生长,虽功劳无限却从不向万物邀功寻赏,也不因此强行占有万物。老子以水喻人,美好的善行就像水的

4、美好品质一样,乐善好施不求回报。人若欲争,则心生贪恋,欲望会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常常会表现出刻意的言行举止,心存占有欲念。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相背离。只有心存善意、不慕名利、报怨以德之人,才能行如水,思似水。这样的人亦可如水般成就世间万物,创造出自己的无限价值。水所具有的不争之德使水更加宽容和博爱,不拘泥于小事,不斤斤计较,用自己的生命来奉献天地,衣养万物并促进万物不断生长,作为回报,天地则给予水源源不竭的能量和动力。人也应该拥有如水般的恢廓大度,理解水德,修炼水德,不论生活处境如何,都持有泰然自若,一笑而过。博大的胸怀塑

5、造伟大的人格,坦然的心态丰富内心的世界。在《道德经》的第八章中,老子所列出的七种要求是对“上善若水”的详尽阐述,也是老子水德的哲学思想。从老子的思想上看,个人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其所表现的善行或恶行。“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既是水德的深刻内涵,也是人们应向水学习的地方,人人都应具备像水一样的美德,为人处世应言而有信、善于把握时机、待机而动、与人为善、宽宏待人等等。这也是人之至善,上善若水,心宽人常在。心如止水,与世无争;心亦如水,见融万物。水的不争Z德使水能够适应且融入各种环境,不受环境的制约,更好地保护自己

6、。水的生命是永存的,它善于奉献,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地表现出来,寄予在天地万物的牛命之中。水能容乃百川,拥有广阔的襟怀;水是生命之源,秉持着润泽万物的品质;水以柔克刚,保持着顽强坚毅的生命力。水如道一般,不盈、不竭,永存于世。水的品质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君子品格与水的品性应相一致,宜恬淡为上,勿美也。小人见水而避Z,骄傲自满,不满足其所拥有的事物。然而,君子遇水则感化,以无欲之心、不争之德处世为人,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人类最高的德行。以其不争之德,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也是水的至高境界。二、处下不卑,谦和之德谦逊、无私、从容是水的

7、本性,水处下不处上。即使水处于万物之下,存在于最不起眼、最卑微的地方,却是最接近于道,其高尚的品格是人类不可触及的。《道徳经》第八章中有“处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水往低处流是自然常态,虽常处在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但水善化污为净,化弊为利。水用身体承载世间污秽,包容了万物不足,弄脏了自己却洗净了万物。水以其无私的精神净化了世人所厌恶的污浊Z物。无私谦和的品质世人莫不知,莫能及。除此Z外,水的谦下品性使其善于避高趋下,以利万物。众人处上,水则处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里,提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8、江海常处于天地最低处,百川河流顺势而下,一路汇入江海之中,江海因不争、处下而容纳百川之流,因此江海能成为百谷之王。水与道有相同的特性,之所以居万物Z上,是因为其善为下,善下Z,方能上Z。人生亦如此,若拥有博大心胸,自然能够看透世间的悲欢离合,能够容纳理解尘世一切,才可实现心境修养的纯洁和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