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读书心得17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读书心得17

ID:41941022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5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读书心得17_第1页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读书心得17_第2页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读书心得17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读书心得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流李燕璇经贸学院财政140120141603657魏晋风流也称作“魏晋风度”为文化史上的专有名词,“风度”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牛艺术化。这是在魏晋玄学的大背景下出现的,魏晋玄学的形成改变着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时尚、价值观念。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外在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世说新

2、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屮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一、说“风流”:无言之美风流是指一种人格的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可谓我国古代的一部风流宝鉴。《世说新语》中的名士,主要表现便是风流,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但世上也有不少假名士,如《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王孝伯说的便是个假

3、名士,假风流。那么“真风流”的四个条件又是什么呢?1、玄心“玄”具有幽远、深微、妙、寂等多重含义。但“玄”不同于西人的“哲”,它虽也有着形而上的理性运思,但却更为神秘、幽远,有源于中国文化本质深处的特质。它始终聚焦于天人如何贯通,意象如何关联,情理如何融合,关注在场的与不在场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可言的与不可言的世界之偶然与必然的耦合。“玄心”合而释之,就可以指一种领悟了天人分际、意象关联、情理融合的神秘幽远的超越之心,是超乎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的心灵的宁静状态。2、洞见不借推理,专凭直觉,就能获得对于真理的认识。只须儿句话或儿个字,此即所

4、谓名言隽语,是风流名士常用言语。“词约旨达谈言微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相视而笑,莫逆于心”。3、妙赏妙赏,就是对美的深切感觉。《世说新语》的名士,有些行为乍一看似乎匪夷所思,但从妙赏的角度看,又不难理解。4、深情有妙赏的人,对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同情,而在这种同情中照见的是他自己的怀抱。二、说“玄学“说不可说”玄学实际就是超越“有名”“有形”“万物”之上的玄妙学说,历经《周易》、《老子》、《庄子》、汉代宇宙论,而渐与名教碰撞遇合,并形成所谓玄学。“玄学”自先秦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老子的“玄道”《老子》:“道,可道也,非恒

5、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Z又玄,众妙Z门。”玄学就是从老子关于“可道”与“不可道”、“可名”与“不可名”、“有名”与“无名”、“无欲”与“有欲”而延异岀的某种形而上的学说。当然,在老子看来,这种“形而上”的“道”是可以在“形而下”的“器”中体现出来的。2、庄子的“道论”《庄子•大宗师庆“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

6、地牛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关于道的非时间性、非空间性的本体论言说并不是主要的,而其重心更落在“无名”的“道”和“有名”的“万物”之间的转化如何可能的问题,因此,玄学在庄子这里进一步获得了其当下性和实践性的形态。3、汉代从“宇宙发生”论“道”:“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牛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易纬•乾凿度》)太易,指未见气以先;太初,有气

7、而无形;太始,有形而无质;太素,有气有形有质,但仍处于混沌状态。这描述了宇宙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这也可以说是从“玄道”到“形器”的过程的具体化的展开。4、魏晋从“本体论”层次论“道”:《晋书•王衍传》:“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木。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魏晋玄学摒弃了汉代从阶段论、发生论、过程论角度对于“无•有”关系的论述,而转向“本■末”、“体■用”关系的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