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

[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

ID:41946295

大小:93.8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4

[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_第1页
[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_第2页
[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_第3页
[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_第4页
[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一、辨字组词。熊()兆()耸()座()低()能()桃()耳()坐()底()二、看拼音,写词语。jidndingshunxlsongxiefuzhuyUzhao()()()()()pdihudidoxidngs6nglizhengzhaoshuiqu()()()()()二、用“J”画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因为(weiw6i)菜肴(ydodo)芳菲(feifQi)晴朗(ldngldng)青苔(tditai)污垢(gouhou)四、把词语补充完整。相()相()日()月()()()为师()师()友()()相通五()八()五、逆向

2、思考根据意思写成语。1.喻事物的实际价值。()2.能给人以教益与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o()3.接连不断地岀现,没有穷尽。()4.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5.都到天和云外了,形容远得无影无踪。()六、按要求写句子。1.麋鹿的经过充满传奇色彩。(改病句)1.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有趣的书。(缩句)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3.林肯是鞋匠的儿子。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4.妈妈对我说:“放学后,你在家等我,一起去姥姥家。”(改为转述句)5.小草在微风的

3、吹拂下摇摆着。(改为拟人句)6.小朋友们在水里游得飞快。(改为比喻句)七、填空。1・《冬夜读书示子聿》讲了读书的心得,其中最能给人以启发的诗句是o其中"躬”是的意思。2.读书全在自用心,o初读好书,;重读好书,o处处留心皆学问,O读书贵能疑,O3•我们从小养成了的习惯,就好比o4.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和结合起来。八、默写。《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九、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夏大的成功。2.()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來,()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3.()雪下得很大,大家()是坚持到校了。4.(

4、)雪下得再大,大家()要坚持到校。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因囹(hiilUn)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有一次,他(向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

5、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的内容,而且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1.把短文第一、二自然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用“”划去。2•请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中。A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东西并不理解。()B形容不断积累。()2.陈正之为什么一开始读书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请你找出短文中能够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句子,用”划出来。4.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或?句。

6、5、你最近从报纸上读到什么新闻了?请你简要写出来。6、给本文加_个合适的题目:(二)学与问(节选)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的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L文中“兴许”是什么意思?请你换两个近义词:、。(2分)1

7、.照样子写词语:花开花落、。(2分)3・哪句话概括了这段的意思?请用“”划下来。(2分)3.用■一/画出沈括观察思考的语句。(2分)5・从沈括的事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实际谈一谈。(4分)这首诗深信22、古诗两首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的作品,是导阐述了与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人们:《观书有感》是的作品。这首诗以的手法,借的形象来壁喻O这首诗告诉我们,2、背诵全诗及诗意。3、来自古诗的成语:4、渠:相当于“它”,诗中指o为:。绝:;绝知:。躬:O23、学与问1、《学与问》这是一篇的文章,课文围绕这一中心论点,通过和..的事例,告诉我

8、们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的习惯。2、哥白尼:天文学家,创立,巨著沈括:,创作科学巨著《》。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