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选择的说课稿

农业区位选择的说课稿

ID:41946348

大小:38.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5

农业区位选择的说课稿_第1页
农业区位选择的说课稿_第2页
农业区位选择的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业区位选择的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农业的区位选择》是高小地理人教版实验教材必修(2)的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第一节,内容包括了农业区位因素及莫变化和农业地域的形成这两部分。下而我从以下几个方而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俗话说“无农不稳”。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宜是我国“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因此,农业在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中具冇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本课题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另外,关于“农业区位”这部分知识是本章第二、第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2、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

2、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索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2)运川“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耍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观念。3^重点与难点综合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二、教学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川活动、案例、图文迹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了图导图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三、学法指导木节课立足于案例分析,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首任。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读图分

3、析法2、案例分析3、总结归纳法四、设计思想木节课根据高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让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巫心,放于-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从而使学生学得积极、愉快,主动地参与了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地理素质。五、教学程序:教学纲要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教学纲要一、引入新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问题导入:什么是农业?你知道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新疆街上卖的甘蔗來口哪儿?新疆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为什么不种甘蔗?(学生讨论回答。)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由于生物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H然环境影响

4、最人的产业。农业乂是发展历史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坏境対农业的影响也越來越大。农业地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主产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究竞自然坏境和社会坏境因索如何影响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的形成,木节我们共同探讨。二、讲授新课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第42页小两幅地理景观图(教师提归纳的能力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2)社会经济因索: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等3、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供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图、屮南半岛培养学

5、生综合分析能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力同吋利用教材45页澳人利亚降水分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运布图),让学生思考这两幅景观有什用具体事例帮助学生么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引出区位的含义,并归纳岀农业区位变化与区位因索的影的两层含义响,加强了学生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主体性教用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学的教育思想。社会经济环境对两幅地理景观图进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行比较,层层设问,结合图3.13最间观念训练学生有关气温和降水统计图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具休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农业生产耍因地制宜、因吋制宜的思想让学生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

6、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让学生学会协调人地关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地域的形后讨论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成并要求学生认识农业区位选择的实1、农业地域的概念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2、农业地域的形成活动与探究: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活动1:“世界水稻种植分布区域”首先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孟买、北京、罗马的地理位置;然后指导学生观察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图,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得出气候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活动2:“江四泰和县千烟洲的立体农业”要求学生利用地理示意图分析地形、土壤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活动3:“亚

7、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的变迁”说明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索也会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指导学生阅读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配合地中海气候区图以及欧洲西部政区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农业区位因索差界,从而提出对地中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建议),说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但人类可通过经济技术条件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例如塑料大棚可以改变光热条件,修筑梯皿可以改造地形等等。然后完成案例后的活动。用讲述法讲解农业地域的概念通过案例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从澳大利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