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0707zhou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0707zhou

ID:41948371

大小:24.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0707zhou_第1页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0707zhou_第2页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0707zhou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0707zhou》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有感一、通读全册——实践下的经典新教育理论刚到吴小就听校长介绍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第一次青年教师开会,详细记录的也是大家学习叶澜教授三篇文章后的体会;在此教学已经冇一年半的时间了,从开始的懵懂、专家引领、到实践体验也一直围绕着“新基础教育”,但所有的理论学习在如今看來都是那么的零碎而肤浅,因为在我通读了整本书之后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一本书,要谈的方面真的很多,要表达的感受也异常的丰富,心中有似一泻千里的冲动。但为了防止本人的一大毛病“漫无边际”,暂且结品

2、为一语——它是“实践卜•的经典新教育理论”。之所以“经典”是作者就连提纲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系列的选择、取舍、提炼、建构的过程,使作者要阐述的问题不断清晰化和系统化;之所以称“新教育理论”是通篇作者在阐明自己观点与立场的时候都列举对比了古今中外各大派系教育理论的优势与局限性,并紧密结合当今中国学校教育实际;Z所以讲“实践下的”是我深感这木书虽然是理论书,但我读来一点也没有想抛弃的感觉,没有如同嚼蜡的感觉,没有读政府文件一样或听新闻报道一样的感觉,因为它來源于五十多所初屮、小学自1999年秋天开始持续五年的发展研究。正如叶澜教授自

3、己所言,“新基础教育”这个生命体由“儿童”成长为“少年”。所以它是活的理论,怎么能不让我欣喜若狂呢?二、细读第九章——课堂教学改革1、立足点与着手点在更高的山峰全面深入地分析教育转型性变革,从】日常、最为基础性的日常教育实践着手研究。叶澜教授在对于当代“非学校教育”思潮对课堂教学地位的多重否定中不但很理性揭示了,学校教育改革无论在四方述是东方都已是现实的耍求;同时,也客观地指出,对未来社会教育发展的构想,即使在当今发达国家都尚未成为趋势清晰的走向,更不是现实,对于今FI的中国來说则更为遥远。这样的务实精神实在让我钦佩,教育理

4、论只有结合屮国的具体国情,从当下的吋代要求与实际需求出发才具有生命力,不是吗?另外,叶教授对于各种相关变革构想的思辩更显示了他貝有唯物辩证的哲学精神。书中冇一段是,废除学校、削弱教学、强调个别化学习和非学科的与生产、生活相一致的内容,不仅在思维方式上呈现出从i个极端跳向另i个极端的理解变革的简单化倾向,与现实生活和事物从不同方面存在着复杂关系的事实不相一致,而月•并未对人在儿童时期的成长特殊性问题足够的研究,故难以冃不宜成为当今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的依据。口然而然对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基础性地位进行了冇力地再确认,它是建

5、立在历史的教训、现实的需求、国际的比较和变革的可能等认识的基础上,是立足于教育变革的需要与可能统一意义上的在认识。至此,真感谢教授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毫不迟疑地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当我再次踏入课堂一定会站在更广的角度审视口己的教学行为。2、关注中心与目标——关注师生生存状态与生命质量,积极改革课堂教学,实现师生在校生存方式的变化,才能实现新人的培养。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一教育价值观的重新认识是一切教育活动不可忽视的起点一一突显课堂教学屮“完整的人”的教育价值的实现;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有关

6、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构成——实现新的价值观出理想向现实的转化,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有些话我甚至希望可以背诵,与您一起重温:◊个体主命价值——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有的人主中的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个体生命的冇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木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于职业的感受与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教师的主命价值——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本人生命实践

7、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起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激活书本知识,教书育人——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与信心,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新基础教育”对教师准备教学的新要求是,实现书本与三个方面的沟通:即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教师在寻找这三方面联系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认识领域,并把注意力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由“教书

8、”为本转换到通过教书来“育人”的十分关键的一步。以上的三段经典论述犹如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在不为过——当然要做到做好实非易事!三、让梦想插上坚实的翅膀,实现我教育的理想!我喜爱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我惊喜地发现教育与经济实在是紧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