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ID:41962068

大小:184.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5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_第1页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_第2页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_第3页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_第4页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摘要: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招生人数的大幅度提升,引发了学者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忧虑。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命脉。屮国高等教育转型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困扰,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综述分析,向大家呈现现阶段的研究情况。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1.高等教育质量基本概念界定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1],它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

2、员、学生、楼房、设施、设备、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等。2•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情况分析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牛人数,导致2000年之后高等院校招牛人数大幅度提升。如表2.1所示,1997年招生人数为100万人,到了1999年扩大到了159.7万,招生人数增加了59.7万人。2015年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为737.8万人,是1999年招生人数的4.6倍。表2.2:屮国历年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万人)年份人数年份人数年份人数年份人数1997100.02002320.52007565.92012

3、688.8199810&42003382.22008607.72013699.81999159.72004447.32009639.52014721.42000220.62005504.52010661.82015737.820012006546.12011681.5数据来源:2006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3]统计数据。虽然招牛人数大幅度提升,但是高等院校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导致高等院校数量并没有人幅提升。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有1071个,2015年数量为2529个,是1999年数量的2.5倍。表2.1:

4、中国历年咼等院校数量(个)年份数量年份数量19971020200213961998102220031552199910712004173120001041200517922001122520061867200719082012244220082263201324912009230520142529201023582015256020112409年份数量年份数量数据来源:2006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3]统计数据。招生人数增加,但是高等院校数量没有同步跟上,也就导致了高等院校在校生比例大幅度提升,1997年高等院校在

5、校生比仅为0.31万人/个,到了1999年仅提升到0.39万人/个,到了2015年这个数值到了1.03万人/个。表2.3:中国历年高等院校在校生比1(万人/个)年份高等院校在校生比年份高等院校在校生比19970.3120070.9919980.3320080.8919990.3920090.9320000.5320100.9520010.5920110.9620020.6520120.9820030.7120130.9920040.7720141.0120050.8720151.0320060.93数据来源:根据2006年、201

6、6年《中国统计年鉴》[2][3]统计数据计算而得。前文已述,高等院校的建设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硬件、软件、师资等等因素都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也引发了学者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并对高等教育质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3.我国咼等教育质量认知解析高等教育质量这一课题木身是多维度的,我国学者对这一课题的各个方呦都有着自己的见解。3.1高等教育服务对象的认识高等教育一直可以追溯到欧洲屮世纪的大学教育,在Z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精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较早的高等教育也带有很浓厚的精英教育的成分。但自从1999年高校扩张之后,我国

7、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时代的到來,传统上高等教育承载的精英属性被稀释(王媛等,2014)[4]o任平泉(2007)[5]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应当由“精英教育”?c“大众教育”组成,因而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由“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质量构成。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应当有不同的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确立自己的办学定位,形成口己的办学特色,在定位与特色的前提下提高质量。3.2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认识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需要多重维度进行评价的,不能从某单一维度进行评估。蔡克勇(2008)[6]认为,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度,

8、是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然而社会是由多重复杂变量组成的,对于评估的维度方面,学者们观点略微有所不同。高等教育质量是由“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质量共同构成的(曲铁华,2004)[7],胡建华(2008)[8]也支持曲铁华的观点,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