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初一第四单元(18----22课)集体备课

[业务]初一第四单元(18----22课)集体备课

ID:41975444

大小:31.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5

[业务]初一第四单元(18----22课)集体备课_第1页
[业务]初一第四单元(18----22课)集体备课_第2页
[业务]初一第四单元(18----22课)集体备课_第3页
[业务]初一第四单元(18----22课)集体备课_第4页
[业务]初一第四单元(18----22课)集体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业务]初一第四单元(18----22课)集体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一第四单兀(18—-22课)集体备课[第18课三国鼎立]这课学生比较感兴趣,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诸葛亮等事件和人物多少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老师只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加以深化即可.课文以vv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首先简单介绍背景:东汉中期以后,军阀混战,点出重点的几个人物,如曹操,刘表,孙策等•而在军阀混战中出现了两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由学生自学课文,填表,了解战争的特点•点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而且都与曹操有关,提出问题:曹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而在赤壁之战中战败

2、而归?阐明三方的原因,并总结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孙刘三家势均力敌,但任何一家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讲解三国鼎立形成和各自的经济特色时要点出卫温到夷洲(台湾)的事件•并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三国鼎立的总结图表,并完成106页的改错,以巩固所学新知识•从106页的三国实力对比表可以暗示总结出谁来来统一大局,与后面的课程相联系.I后进行图示小结.本课可以设计很多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但要注意在学生讲述过程中对学生注意疏导•如畅谈学生喜欢的三国人物中可以点出三顾茅庐的故事和与此课相关的成语,又如

3、曹操是不是三国人物,我们该如何评价曹操,总结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实际情况不一样.[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在vv江南好>>的乐曲声中,以白居易的诗vv忆江南>>导入,引导学生描绘出心目中的江南经济的发达,并补充司马迁vv史记>>中对江南贫穷的描述,引出问题:古代江南落后于北方,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原因促使江南的开发・江南地区经济开发与三国以来,乃至后来整个中国南北历史状况是分不开的•使用图表,简单介绍三国末年开始,中原江南地区存在的政权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西晋的短暂统一,以及少数民族的内迁•用结构图介绍东晋和十六国的格局,以及前秦统

4、一北方的情况.重点之一瀝水之战,鼓励学生分析思考造成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占优势而失败的原因,并找出与瀝水之战相关的成语及其意义•再通过113页思考判断,总结以少胜多的战役.增加活动,寻找南京与南朝相关的景物,如石刻,鸡鸣寺等,联系乡土史.通过三个问题的讨论,突破江南开发的重难点,掌握江南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表现和影响.简单小结本课脉络.增加活动:说明中国古代和世界其他地区人口迁移的原因,并引发学生思考解决人口迁移的方法,联系古今中外,拓展学生思维.[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由谜语导入:一个人总是很自信(打一古代少数民族名称)•…鲜卑族,它曾

5、建立政权,一度非常强大.复习回顾西晋灭亡后的南北形势.由视频介绍鲜卑族如何发展,如何统一黄河流域,引起民族大融合的概念和影响.组织迁都的课本剧,引导学生其中的几个问题: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为什么有鲜卑贵族反对迁都?而他们为什么又无法阻挡迁都?以及迁都的意义.由学生概括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老师可根据其中几项展开讲述.运用活动探究一二加深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原因历史必然性的理解和民族融合的认识.要求学生做出北朝更替的简单图示,并与南朝相区别.以材料分析题作为小结练习,总结全篇课文的重点.介于本课史全单元史实的最后一课,可以用图表的方式总结三国两

6、晋南北朝融合分裂的线索.[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由导言框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中国人骄傲的事实,启发学生对祖冲之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及以他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视.解释本课标题承上启下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重要的转折时期.E?3引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的总趋势与本阶段重要科技成就的取得有何内在联系.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自己概括归纳祖冲之的成就及著作.重点讲解祖冲之数学上的成就:圆周率的概念,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和运算工具,结

7、合自由阅读卡,安排活动•由圆周率的价值和祖冲之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突破情感态度价值观.由学生制作关于贾思勰和郦道元的成就表,教师可适当讲解,并补充资料.1=1增加活动:VV水经注>>描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由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相关的山水名胜.最后以七字顺口溜小结.[第22课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复习导入:由科技成就转入本课重点在艺术成就和思想•本课设计上对课文稍作次序调整.从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复习佛教的产生,教义,继而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经成为麻痹人民的精神鸦片,以vv神灭论>>为代表,开始有人反对佛教.整个社

8、会都在信奉佛教,为了宣传佛教,北朝开凿了两大石窟,以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石窟艺术是古代人民勤劳汗水的结晶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并联系乡土史,补充介绍南朝石窟…栖霞山的千佛岩•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