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比较阅读练习卷

古文比较阅读练习卷

ID:41975567

大小:90.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5

古文比较阅读练习卷_第1页
古文比较阅读练习卷_第2页
古文比较阅读练习卷_第3页
古文比较阅读练习卷_第4页
古文比较阅读练习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文比较阅读练习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文比较阅读练习卷(一)(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人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Z,稍出近Z,憋憋然,莫相知。他口,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视Z,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Z。虎因喜,计Z口:“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鼬,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唐]柳宗元《黔Z驴》)(乙)冇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FI,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

2、枕,将寐,犬乂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而也。乃杀而収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呢,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清]纪呜《狼子野心》)注:俟(Si):等待。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Z意。贻(VI):这里是“遗留”的意思。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⑴以为神()⑵技止此耳()•••⑶再就枕,将寐()⑷乃杀而取具革()2、翻译下列句子。(4分)(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稍长,亦颇驯,竞忘具为狼。

3、3、读了柳宗元的《黔Z驴》这篇寓言,你冇哪些收获?(2分)4、乙文中划线句了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主人方面來理解)(2分)(二)【叩】黔Z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人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Z,稍出近Z,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人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茯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Z。虎因喜,计Z口:“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当止不止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

4、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②恢空③而缭曲④,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⑤,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⑥蜿蜒数步,忽睹犬光,竞反岀穴外。乃力运数石,窣⑦虎退路,两穴并⑧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I孔震岩谷,不食顷⑨,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选自纪购《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J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④缭曲:曲折缭绕。⑤窦:孔穴。⑥不意:没想到。⑦窒:堵住。⑧并:一起。⑨不食顷:不到-•顿饭工夫。8.解释F列加点词的意义。(2分)(1)稍出近之(

5、(2)益习其声((3)技止此耳((4)遂蛇行而入(9.选出卜•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虎因喜/罔不因势彖形B.驴不胜怒,蹄Z/聚柴以焚ZC.尽具肉/具如土石何[).以为神/具印为予群从所得10.用原文词句填空。(3分)甲文中,驴最初出现时,是一个“”,最后被虎吃掉,是因为它”;乙文屮,樵者最初遭遇老虎,处境“”,最后用”的做法战胜了老虎。11.甲乙两文屮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点?(3分)(三)[甲]水陆草木Z花,町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口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

6、涟而不妖,屮通外肓,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了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Z爱,同予者何人?牡丹Z爱,宜乎众矣!(节选口周敦颐《爱莲说》)[乙]口荷钱①出水Z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鬲一日,FI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Z态,无风亦呈袅娜Z态;迢金菌苗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耒开Z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

7、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牛。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屮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乂备经年襄物之丿IJ。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荷钱:指初牛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菌咨未开的荷花。④异馥:界香。⑤芙渠:荷花。20.解释下而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有闻()••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冃者也()••21・下列句了屮的文

8、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屮“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了独爱莲之岀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也肥C.乃记乙而去D.呼尔而与Z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Z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