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ID:41977128

大小:137.9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05

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州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请在下面的空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1)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正是江南好风景,o(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在《观沧海》中借沧海之大来表现胸怀之大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o(曹操《观沧海》)二、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2.根据拼咅写汉字,给加点字注

2、音。(1)庇护■(2)滑稽■(3)抽噎■(4)e蓄(5)狭衍(6)1!临(7)分qi(8)怂yong3.综合性学习。学校准备组织一次初一名箸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初一年段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阅读目的汲取文学素养应付考试消遣其他人数比例25%55%12%8%(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2)在本学期读过的文学名著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写出书名及作者,并简介其中的一个情节。书名:《》作者:情节:(3)请从你最感兴趣的这部名著的内容、写法、人物或思想启迪的角度写一段文字,向同学们作阅读推荐。三、语言表达

3、(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在学校的联欢晚会上,张欣欣代表学生会讲话。她说:“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你们能按时来参加我们的晚会,这是你们的光荣,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你们表示诚意”这段话屮,有四处不得体不规范的地方,请在句中用横线标出,并在下面改正。(1)(2)(3)(4)o四、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找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A.事情的真相出來了,和他猜想的大相径庭。••••B.动物的杂技表演,把所有的观众都逗得拍手大笑,我更是看得出神入化。••••C.一场大病使爸爸的头发全掉光了,整个脑袋成为“不毛之地”。

4、••••D.动物学家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的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课外古诗文阅读从军北征李益(唐)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①磧②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注释】①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②磧(qi):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1)“一吋回首月中看”中的“回”字的意思是(2)诗歌的后两句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作者融情于景,把无限的情感寄寓景物的描绘中,达到言有尽而意

5、无穷的效果。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出你读此句后想彖出的画面。(3)“横笛遍吹《行路难》”中的“遍”字,历来文选有不同的记载,有的写作“遍”字,有的写作“偏”字,你认为用哪个字好?请说明理由。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3.古诗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①子曰:“学而吋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⑤

6、子F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⑥子曰:“知Z者不如好Z者,好Z者不如乐Z者。”(《雍也》)⑦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⑩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⑪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论语》是记录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7、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FI三省吾身”中“三省”的具体内容。(4)怎样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学”与“思”的关系?(5)《论语》是屮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有些语言成为FI常生活惯用语,其屮“而立之年”“耳顺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分别是指多少岁。A.30岁40岁50岁60岁B.20岁30岁40岁50岁C.30岁60岁40岁50岁D.40岁50岁60岁30岁(6)选文中有些句子是关于修身的,请你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则,抄写在

8、规定的横线上,并结合选句,说说在为人处世方面受到的启示。你选择的语句是:你受到的启示是:七、现代文阅读(本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