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填空

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填空

ID:41978144

大小:61.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填空_第1页
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填空_第2页
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填空_第3页
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填空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填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要点填空班级姓名1、的出现、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2、四大文明古国建立统一国家的时间、建立者和古文明发祥的流域。文明古国时间建立者所处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3、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土地;气候,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蛋壳黑陶反映了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4、公元年开始,尼罗河两岸出现了

2、几十个小国,这是最早国家的出现。公元_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在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5、西亚文明的发祥地两河流域被称为“7公元前3500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居民主要是苏美尔人,还有希伯来人,希伯来人是的祖先。两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天的(国家)境内。6、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上,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印度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o古代印度是教的诞生地。印度河流域主要位于今7、公元年后_灭夏,在商汤的统治下强大起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8、四大文明古国的异

3、同。城市王权社会等级埃及孟斐斯、底比斯法老(太阳神之子)统治阶级(王室、僧侣、贵族)自由民(工匠、农民)、奴隶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贵族、自由民、奴隶中国贵族、平民、奴隶印度国王种姓制度:禹划定“”铸造“”作为权力的彖征。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后建立,制定_,设置O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O商周时期统治者以血缘关系来区分尊碑等级。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第一位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领。夏商墓葬中的骨架说明当吋出现的人殉和人祭。10、古巴比伦的<<>>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法典。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女口,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

4、权;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等次名称组成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第四等级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可见,法典具有十分鲜明的阶级性,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11四大文明古国的成果对今天的影响:古埃及的历;西亚的星期制度;印度人发明的“数字?西亚的60进位法;古埃及的几何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古埃及的解剖学;屮国的文字等;真正的文字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12在西亚广泛传播的是文字。刻在龟和曽骨上的文字,叫文,它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和的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朝开始的。古埃及的文字的书写材

5、料是纸草;西亚的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是泥版;中国商朝的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龟甲、兽骨。13、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最大的是金字塔,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旁有一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的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青铜器品种,工艺,最大的青铜器是,最大的精品是四羊方尊。14、古埃及在科学上的成就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源于这种历法)。制作了木乃伊,知道了的知识,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在数学上巳能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还推算出圆周率为。15、西亚两河流域的人们

6、编制了太阴历,制定了_天一星期制度和计时法。16、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学符号,是古代人发明的。后通过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7、在古代埃及成为王国的保护神。18、佛教产生于公元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教宣扬“','反对婆罗门的制度。公元世纪在位时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向东南传入东南亚,向西北传入中亚,公元前后佛教经由—传入屮国,后又由屮国传入和。19、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演变进化和文明的发展进步都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人类改造了自然环境,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人类智慧的痕迹,但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7、。如果人类不顾规律,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20、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依赖于自然条件的优越,例如:人类的进化:因为自然条件的改变,被迫下地生活,直立行走,生产劳动。原始农业、畜牧业都与气候的变化、自然条件有关。早期亚非文明源于大河流域: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