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322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322

ID:41989076

大小:116.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5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322_第1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322_第2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322_第3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322_第4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322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3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一轮复习历史课内测3.22(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一、单选题1.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一一赔款2100万银元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一一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一一开放广州为商埠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一一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2•“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

2、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A.洋务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D.五四运动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4.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清政府的士大夫看

3、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这种情况表明,中国A.近代化努力收效巨大B.清军训练有素C.自信轻敌的乐观情绪D・民族意识觉醒5・1895年8月,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台湾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自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这体现出A.清政府出卖人民抗日活动B.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C.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D.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6.1895年2月,在光绪帝召集的朝会中,文廷式主张效仿俄皇亚

4、历比大一世迁都(其最终战胜拿玻仑),要求迁都与日本继续作战,但该主张由于其他大臣的反对而被否决。材料体现出A.晩清中央政府腐败无能B.甲午战争决定了中国国运C.中日经济变革结果不同D.清政府成为列强侵略工具7.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西方国家进行了多次交涉,承诺保证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甚至向英国保证不在上海地区用兵。这反映出日本A.希望西方国家配合作战B.充分利用了列强间矛盾C・大肆出卖中国国家利益D・企图从外交上孤立中国6.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

5、,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A・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B.打击了清朝的统治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D・具有盲目的排外性7.有人认为,义和团拆毁天津杨村铁路的缘由是“意谓前既拒杀官长,祸必不免,毁路所以阻兵,烧站而死西人,更可图快”。此观点意在说明义和团拆毁铁路A・阻止了八国联军侵华B.是盲目排外的行为C・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D・是战争形势的需要8.1918年,李大钊说:“时至今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6、”李大钊所说的“义和团的思想”主要是A・爱国B.笼统排外C・扶清D.愚昧忠君9.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士)渗透,传统的社会体系发生了动摇,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义和团运动A.遭到了列强的镇压B.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改变C.具有广泛群众基础D.是列强侵略加剧的产物10.近代中国每次外交失败都会引起社会巨大变革。下表中“失败”和“变革”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失败变革A英法联军侵华中国战败洋务运动B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百日维新C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义和团运动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战败五四运动13

7、・在清统治前期,民间抗清多用“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却打岀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A.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B.仍然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C・能正确区分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关系D.对中外反动势力已有了理性的认识14.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被外国史学界称之为:像一次组织纪律不强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这里的“维和”是指A.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B.向清朝政府勒索赔款C・打击京津改良派势力D.疯狂镇压义和团运动1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上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号召;不久后,康有为

8、、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振兴中国”的口号。这表明A.民族意识开始不断觉醒C.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B.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D.推翻清政府成为大势所趋16・1900年8月,浙江秘密会党首领率众起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