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2017春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ID:42000498

大小:80.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2017春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7春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7春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7春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7春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春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DABIAOXUNLIANCUSHUANCJI基础夯实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咅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弃甲曳兵(ye)誇池(wu)••鸡豚狗彘之畜(chfl)■畜牧(xfl)B•数罟(cd)数见不鲜(shud)鸡豚(tun)孝悌(tl)••沮丧(sang)C.养生丧死(sang)孟轲(展)饿孳(pido)••D.庠序(yang)王如知此(wang)供养(gong)桿鼓相应(fu)丽A项,“鸡豚狗彘之畜”的“畜”应读“xti”①项,“养生丧死”的“丧”应读“sdng”,“轲”应读“展”沙项,“庠”应读“xidng”。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

2、项是()A.则无望民Z多于邻国也B.涂有饿苹而不知发C.斯天下之民至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颐A项,“无”通“毋”用项,“涂”通“途”沙项,“颁”通“斑”。Wg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数罟不入湾池数口之家王好战然而不王者"谷不可胜食也(日出江花红胜火非我也,岁也王无罪岁D.解析

3、D项,都是“年成”的意思。A项,密/儿;B项,大王、君王/为王;C项,尽/超过。1.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寡人之于国也(在,介词)■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③请以战喻(用,介词)④可以无饥矣(能够,动词)■⑤以时入山林(按,介词)■⑥申之以孝悌之

4、义(把,介词)■⑦填然鼓之(代词,指代战鼓)■⑧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⑥⑦⑧C.②③④⑥⑧D.②③⑤⑥⑧亜本题考查重点虚词“于”“以”“之”的意义和用法。其中:①寡人之于国也(对于,介词);④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⑦填然鼓之(助词,无实义)。••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屮加点词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树Z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颐A、B、C三项都属于名词用作动词,D项属于形容词用作动词。3.补写出下列句子屮的空缺部分。(1),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

5、山林,o(3),王道之始也。(4)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蜃](1)或百步而后止(2)数罟不入袴池材木不可胜用也(3)养生丧死无憾(4)申之以孝悌之义能力提升一、延伸阅读(「)导学号5059004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寡人愿安承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苹,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Z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

6、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洒丸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F1:“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匕町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注]①梃,棍棒。②洒(xl),M“洗”,洗雪。③耨(nou),锄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

7、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B.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C.兽相食/且人恶Z/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D.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画解答文言文断句,要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注意文中的句首发语词、句间停顿词、句末语气词等。^1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诸侯王的谦称。B.饿苧,饿死的人。C.叟,老头儿,是对老年人不太尊敬的称呼。D.孝悌,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颐C项,“叟”在文中是对老年人的尊称。3.下面对原文

8、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一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B.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C.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教民”oD.孟子通过“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丽A项,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死活的行为;“愿比死者一洒之”的真实意图是称霸。fgA4.将文屮画横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