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溶剂GC检查方法的设计验证

残留溶剂GC检查方法的设计验证

ID:42001118

大小:317.56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9-06

残留溶剂GC检查方法的设计验证_第1页
残留溶剂GC检查方法的设计验证_第2页
残留溶剂GC检查方法的设计验证_第3页
残留溶剂GC检查方法的设计验证_第4页
残留溶剂GC检查方法的设计验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残留溶剂GC检查方法的设计验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残留溶剂GC检查方法的设计与验证-毛细管检查方法高青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一、检测器二、溶媒三、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四、顶空瓶中样品体积五、色谱柱六、温度七、进样方式八、提高灵敏度九、提高分离度十、未知峰归属十一、方法验证一、检测器FID(火焰电离)、NPD(热表面电离)和ECD(化学电离),应用范围分别为有机物、氮/磷化合物、电负性物质(卤代烃)。多数情况下,三氯甲烷、DMF、DMSO均用FID检测,但需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检测灵敏度。四氯化碳则必须用ECD检测器。以下三点注意:FID-质量型检测器,对有机物均有响应,只是对难电离的卤代烃和氮/磷化合物灵敏度比ECD、NPD检测器低很多。ECD-半选择性的

2、检测器,对多种类型化合物均有响应。如果含有其他非卤代烃溶剂,应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考察分离度。**如果采用FID检测器,同时又采用填充柱测定三氯甲烷,灵敏度达不到限度要求。*二、溶媒选择原则:溶解样品,并对色谱柱无损坏例如直接进样不能含GC不能分析的无机盐顶空进样:首选水,其次DMF、DMSO、不挥发酸碱溶液,不可使用盐酸溶液和氨水,可选择在80~90°C加热能溶解样品的试剂。温度太高爆瓶如待查成分为苯、甲苯、三氯甲烷等水溶性不好的溶剂,可采用混合液,即先用少量乙醇或甲醇溶解待查溶剂再用水稀释。当待测溶剂在有机相中的分配系数明显大于水相(例如三氯甲烷),对顶空进样来说采用有机相如DMF为溶剂不是

3、很好的选择(K大,灵敏度低);如果样品也只能在有机相中溶解,建议采用混合液。直接进样:水、合适的有机溶媒或混合液。对于非极性色谱柱,水对柱有影响,会缩短柱的使用寿命。助溶方式:有报道加5%SDS助溶。顶空小平加盖后可超声加热助溶三、供试品溶液的配制不可超声或加热助溶*,以免残留溶剂挥发;如果顶空进样,样品置顶空瓶封盖之后可以超声或加热溶解。大颗粒样品不可以研磨取样,只能取原态样品(或冷冻粉碎)。顶空进样方式要求对照品配制与供试品配制方法应绝对一致,否则顶空瓶中气液平衡状态有差异(基质效应)。对照品配制最好采用标准加入法。四、顶空瓶中样品体积顶空样品瓶中的样品体积(Vs)对分析结果影响很大,因为

4、它直接决定了相比β。Cg=Co/(K+β)其中β=Vg/Vs,K=Cs/Cg,当K>>β时,样品体积改变对灵敏度影响很小。当K<<β时,影响很大。例如,分析水中的二氧六环和环己烷(三氯甲烷),60ºC平衡,两者的K分别为642、0.04。当样品体积由1ml增加至5ml,二氧六环的峰面积只提高了1.3%,而环己烷却提高了452%。根据实际经验来说,20ml顶空瓶样品装量为5ml比较适当。五、色谱柱残留溶剂检查大多需要较高的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通常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填充柱口径大,造成溶剂峰扩散,检测灵敏度低*。实践证明,使用非极性至中等极性色谱柱,配合适当柱温梯度可分离大部分有机溶剂。通常当待查溶

5、剂数目仅两、三种时,可用极性较强的色谱柱,出峰快,分析时间短;当溶剂数目较多时,还是优选非极性至中等极性柱分离较好。非极性柱弱极性柱中低极性柱中等极性柱商品名DM-1,DB-1,HP-1,SPB-1,BP-1,SE-30,Rtx-1,ZB-1,AT-1,CP-Sil5CB等DM-5,DB-5,HP-5,SPB-5,BP-5,SE-52,Rtx-5,ZB-5,PE-5,SE-54,CP-Sil8CB等DM-35,DB-35,HP-35,SPB-35,BP-35,Rtx-35,ZB-35,等DM-1701,HP-1701,SPB-7,ZB-1701,Rtx-1701,CP-Sil19CB等化学成分

6、100%二甲基聚硅氧烷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35%苯基65%甲基聚硅氧烷14%氰苯基86%甲基聚硅氧烷中等/强极性极性柱极性柱商品名DB-225,HP-225,SP-225,BP-225,DB-23,Rtx-225,AT-225,OV-225等DB-WAX,HP-INNOWAX,DB-WAXetr,CP-WAX,ZB-WAXDB-FFAP,HP-FFAP,CP-FFAP,OV-3501等化学成分50%氰丙基甲基聚硅氧烷聚乙二醇(PEG)硝基对苯二酸改性的聚乙二醇六、温度色谱柱:初温应接近样品中最轻组分的沸点,而终温则取决于最重组分的沸点,升温速率则要依样品的复杂程度。进样口:一般接近沸点最高的

7、组分,但要低于易分解组分的分解温度。常用的条件是250ºC。检测器:原则是避免流出色谱柱的组分冷凝。FID检测器通常设置为300ºC。顶空瓶平衡温度:温度越高,蒸汽压越高,顶空气体的浓度越高,分析灵敏度越高。待测组分的沸点越低,对温度越敏感。但温度的改变只影响分配系数K,并不影响相比β。例如水溶液中的甲醇、甲乙酮、甲苯、正己烷和四氯乙烯,80ºC平衡温度与40ºC平衡温度相比,甲醇在顶空气体中的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