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

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

ID:42009836

大小:5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6

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_第1页
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_第2页
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_第3页
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_第4页
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选择题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O在光下分解为[H]和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题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解析:本题考察的内容是必修1第五章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依靠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把水分解成氧气和[H]同时产生ATP的过程。暗反应是利用光反应的产物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固定CO2产生有机物的过程。答案:D2、细胞的分化、衰老

2、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解析:本题考察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的有关知识。人体内的各组织细胞的寿命有长有短,每时每刻都有细胞的衰老死去同时也产生新的细胞。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突变的结果。皮肤上的“老年斑”是衰老细胞中色素积累形成的,不是细胞凋亡。答案:B3.用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

3、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必修3第四章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有关知识。一个新的种群引入到一个新环境中,开始的适应期种群的数量增长缓慢,随后增长加快这时幼年个体多,种群处于增长型。当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此时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增长率下降。整个种群的发展过程符合“S”型增长。答案:C4.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

4、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分布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选修3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应该说是生物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象同位素原子示踪法一样,可以更直观地揭示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答案:C5.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Ⅱ2为色

5、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必修2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综合知识。设红绿色盲正常基因为B,不正常的基因为b,可推知Ⅱ3的基因型为DdXBY,Ⅱ4基因型为1/2DDXBXB或1/2DDXBXb,后代中不可能患有耳聋,单独考虑色盲这一种病,只有1/2DDXBXb这种基因型与DdXBY才能会出现有色盲的男孩患者,几率为1/4。答案:A6.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

6、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C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应用与培养的有关知识。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求起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答案:D非选择题29.(15分)1.(8分)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度的条件下,瓶内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7、(1)在-期间,瓶内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_____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_____。A、B种子释放C的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          (2)在0-期间,广口瓶内的C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必修1第五章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植物细胞的呼吸方式有两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密闭瓶中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由于是棕色瓶,当小麦种子萌发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又会越来越少。A小麦种子利用的氧气多呼吸速率快,可能是A的种子种含有较多的油脂的缘故。所以植物的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