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ID:42010172

大小:62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06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第1页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第2页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第3页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第4页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周朝春秋战国政治经济军事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称霸天下的欲望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1、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4.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分自由的思想家。(活动主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概况:(代表、以及主张)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庄子法

2、家:韩非子兵家:孙膑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膑无为、逍遥仁仁政明天人之分兼爱、非攻懂得战争的规律严刑峻法连连看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异人性论爱人仁政仁义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比一比[墨家]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战国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出身“贱人”,现存《墨子》53篇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战国时期,奴隶制已经走向瓦解,大量的小生产者应运而生。墨家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能够在小生产者中产生共鸣,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1。思想主张:①“兼爱”—

3、—“仁”⑤“尚贤”任用贤能③“尚力”生产劳动的地位④“节用”“节丧”节俭是美德②“非攻”时代背景:争霸、兼并战争,劳动人民要渴望和平劳动群众2。地位:战国时显学[问题探究][法家]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贵族,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其著作被整理为《韩非子》55篇1。思想主张2。影响:“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集权变法革新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思考战国--秦,为何法家思想备受推崇?[探究]结合材料分析儒家的

4、“仁”与墨家“仁”的异同:材料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材料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范爱众而亲仁。”-------《论语》材料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都是非常广泛的爱,都超出了亲人的范围同:异:材料四:“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儒家的爱是等级差别的;对父母的爱跟对兄弟的爱是有差别的对待自己父母与别人的父母的爱也是不同的;墨家的爱更广泛、是一种无差别的爱。(阶级社会中无法实现的)

5、1、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所形成的。2、内容:⑴“天人感应”学说(理论基础)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春秋大一统”⑶“仁政”:为政以德,以刑辅德⑷提出“三纳五常”,提倡“孝道”思考:比较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区别。董仲舒的新儒学先秦之儒董仲舒之儒著作理论基础思想来源与统治者关系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区别《论语》《春秋繁露》仁、礼天人感应儒学儒学、阴阳、黄老、法家批判时政维护专制集权政治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王守仁朱熹陆九渊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2、

6、影响相同: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不同点: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2、

7、把握“理”的途径不同: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提出了那些观点?(1)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2)经济上:提倡“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3)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1、为什么李贽的思想被称为“异端”?那些人对他的思想感到惊惧?在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下,否定孔孟权威和动摇程朱理学地位,并提出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从而引起了封建士大夫的反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性质:带有早期启蒙性质,但在本质上还是封建传统的儒家民本思想探究: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8、批判继承:春秋时期孔

8、子“仁”、“礼”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荀子:礼法并施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天人感应”1、创立:2、继承发展:3、重创:4、主导:5、冲击:6、融合:7、新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