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1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1

ID:42024121

大小:1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6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1_第1页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1_第2页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1_第3页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1_第4页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如海陆变迁。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阅读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1.种类齐2.分布广3.危害大一、我国的地震灾害说明: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

2、生破坏性地震1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2次。20世纪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7.9级地震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震级最大的地震是西藏察隅的8.6级地震。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0%。【资料分析】阅读以下资料,分析总结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资料一: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l8次,最大震级为8.5级,共有三次,即:l668年山东莒县郯城

3、地震、l920年宁夏海原地震、l950年西藏察隅地震。l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l556年陕西华县发生8.2级强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l949年以来,l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资料二:从我国地震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分布特点看,我国的深源地震仅出现于吉林的安图、珲春和黑龙江的穆棱、东宁、牡丹江一带,深度一般为40

4、0~600千米。它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深震群的一部分,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以300倾角插入亚洲大陆之下,伸达我国东北的产物。震级为5~7.5级,因震源过深,一般无破坏作用。我国的中源地震主要有三处:一是台湾省东部的沿海,如基隆东北、花莲以东海域以及东南海域,深度为l00.270千米;二是西藏南部江孜、达旺附近,深度为l40~180千米;三是新疆西部的塔什库尔干、麻扎一带,深达100~160千米,它是兴都库什中源地震群的一部分。我国的浅源地震分布最为广泛,在深度上东西两部稍有差别,东部大都在30千米范围之内,西部稍深,有的可达40~50千米

5、,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一带有的深达60~70千米。总之,我国的深、中源地震仅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它们都处于不同板块相互交接部位,现代构造运动强烈,能影响到上地幔之中,而分布最广、为数最多的浅源地震大都在50千米以内(即在地壳范围之内),它们与地质构造尤其同活动断裂构造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其震源深度都是不超过30千米的浅源地震。总结: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1)分布范围广(2)地震频率高、强度大(3)地震震源浅、危害大阅读唐山大地震通过案例的阅读能够了解到:①我国地震的强度大;②唐山

6、灾情严重,有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①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市区;②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人为因素主要有:[③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④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⑤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2.我国地震频发的原因【点拨】处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之间。3.我国地震带的分布【说明】地震带:就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震在空间上往往沿着构造活动带呈带状分布,形成地

7、震带。我国境内有许多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点拨】我国主要地震带是分布情况:东部主要有郯城——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陕西汾渭地震带、燕山——渤海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西部主要有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阿尔泰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中部有斜穿大陆腹地的南北地震带。另外还有台湾地震带,属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说明: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但灾情比西部大。思考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点拨: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

8、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