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

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

ID:42027743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6

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_第1页
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_第2页
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_第3页
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_第4页
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王海红胡继林岳红萍(通讯作者)(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大理大学附属昆明医院>云南昆明650031)【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孕酮水平下降与早孕自然流产的关系,为早期自然流产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70例孕12周以内诊断为先兆流产在我院保胎的患者,保胎成功42例,保胎无效28例,监测其血清孕酮、HCG、雌二醇水平,评估孕酮下降与保胎成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清孕酮、HCG、雌二醇变化在自然流产发牛发张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结果:保胎成功组孕酮水平平稳或波动较小,而保胎无效组孕酮下降明显或波动较大,组间差异显著

2、(P&t;0.05);且保胎无效组伴有血清HCG、雌二醇水平不升高或降低,但孕酮水平的上述变化较HCG、雌二醇的变化出现早(7±2.5d),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孕自然流产患者中血清孕酮下降较HCG及雌二醇变化出现早,对于早孕先兆流产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流产;血清孕酮【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146-03自然流产是妊娠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流产率占全部妊娠10〜15%,其中80%以上为早期流产[1]。流产常见原因有胚胎染色体数目和结构

3、异常,母体全身性疾病如感染、严重贫血、高血压、慢性肾炎,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糖尿病血糖未控制,免疫因素如封闭抗休不足,子宫异常如子宫畸形、宫腔粘连,以及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习惯等[2,3]o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自然流产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了较深入的认识[4,5],但目前临床工作中对于早孕期间孕酮、HCG、雌二醇等常用的血清学指标大致正常的病例,在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预后的判断方面仍有较大困难。而笔者所在单位在诊治大量早孕先兆流产患者的工作中,发现血清孕酮下降较HCG及雌二醇变化出现早,对于早孕先兆流产的早期诊断

4、、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现总结分享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因“孕12周前出现阴道流血、腹痛,B超检查提示宫腔积液”在我院妇科就诊诊断为“早期先兆流产”的70例患者。经保胎治疗后根据保胎是否成功分为两组。保胎成功组:*42例,诊断标准为经保胎治疗后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消失,血清孕酮、雌二醇、HCG水平稳定,B超提示胚胎存活,无宫腔积液,该组年龄22〜43岁,孕龄35〜82天。保胎无效组:"28例,诊断标准为经保胎治疗后监测B超提示无胚芽、胎心或胚胎停育,该组年龄21〜38岁,孕龄42〜77天。所有病例在本次流产前或

5、后经检查,夫妇双方染色体正常,无子宫畸形、严重宫腔粘连,无TORCH感染、无甲状腺功能异常、无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习惯等。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监测。1.2研究方法保胎成功组和保胎无效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胎治疗,治疗方案「'黄体酮针剂”20mg•肌肉注射.QD,“绒促性素针剂”2000IU.肌肉注射.QOD,“叶酸片”0.4mg.口服.QD,低流量氧气吸入(3L/min)1小吋.TID。每3日监测血清孕酮、HCG、雌二醇水平,每周行阴道B超检查。制定统一的《保胎治疗观察表》,并认真填写,以每周血清孕酮、HCG、雌二醇水平变化、B超检查结果作为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

6、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2.1保胎成功组与保胎无效组年龄、孕龄两指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表1)。2.3与表2孕酮测值同期进行的血清HCG、雌二醇水平测定作为观察指标,保胎成功组HCG、雌二醇均值均高于保胎无效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表3),初步分析原因为:早孕期间个体间HCG、雌二醇水平差异可较大,导致统计学分析标准差较大,无法检测出差异。2.4继续观察保胎无效组后续孕酮、HCG、雌二醇变化发现:保胎无效组

7、随后(多在3・7天)会出现HCG、雌二醇降低,以及超声检查的异常,但出现吋间均较孕酮晚。孕酮水平下降较HCG、雌二醇及B超指标的变化出现早。相差吋间(HCG、雌二醇或超声检查异常任一项出现的时间与孕酮人幅下降出现I]寸间)的时间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为7±2.5天。3.讨论孕酮对于妊娠成功的重要性已是共识⑹刀。孕酮维持妊娠的机制就目前研究水平来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黄体期孕酮与胚胎着床;第二阶段为孕酮与胚胎保护性免疫调节。具体作用机制有:维持子宫内膜蜕膜化,改善胚胎着床环境,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子宫

8、平滑肌的收缩性和宫颈机能,促进母体免疫系统对半同种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